[实用新型]一种围栏绿化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228.6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志芳;闫毅志;苏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围栏 绿化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围栏绿化带,属于道路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围栏没有绿化带,混凝土灰暗的外观影响了城市的空间视觉效果。
少部分立交桥围栏有设置绿化盆栽,多为围栏外侧铆接铁条,塑制的花盆搁置在由数根铁条构成的独立方槽内,相邻方槽之间有一定间距。这些搁置着的独立花盆并不安全,铁条易锈蚀破坏,花盆也容易丢失或者风化,多余的雨水从花盆底部渗漏,对桥立面的污染很明显。搁置的花盆绿化面积小、不够安全美观、后期维修费用高且影响了环境的协调感,近年来,随着美化人居环境构建花园城市景观的理念深入人心,目前的立交桥及人行天桥的灰暗外观不能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围栏绿化带,解决城市中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外表灰暗,空间上没有良好视觉效果以及桥立面被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围栏绿化带,包括花池、填土层、反滤层、排水沟和围栏,所述花池设置在路面侧端,由围栏垂直于路面隔开,花池内从上至下设置填土层、反滤层和排水沟。
所述花池的横断面为梯形或长方形。
所述填土层内种植景观植物。
所述反滤层由建筑废料做成。
所述反滤层和排水沟之间设有水泥格栅盖板,用于向下排除花池内多余的雨水。
所述花池为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全可靠:通过混凝土结构浇筑的绿化带结构安全,不会由于自然原因(如风吹日晒等)造成落物,威胁桥下行人及过往车辆安全。
(2)节约后期投资:通过施工时混凝土浇筑成型,投入使用后不会由于花盆丢失,铁槽锈蚀破坏等原因需要经常投入人力、物力等后期投资。基本不需维修恢复。反滤层就地取材建筑废料,环保节约。
(3)景观效果好:通过立交桥及人行天桥沿桥面围栏外侧连续花池的绿化,绿化面积大,空间层次绿化效果好,增加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感,有助于降低这些交通路口的粉尘量。
(4)解决桥立面脏污问题:通过花池下部设置排水沟,解决雨水通过桥立面向下滴落对桥立面的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花池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花池,2-反滤层,3-排水沟,4-围栏,5-路面,6-水泥格栅盖板,7-填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围栏绿化带包括花池1、填土层7、反滤层2、排水沟3和围栏4,所述花池1设置在路面5侧端,由围栏4垂直于路面5隔开,花池1内从上至下设置填土层7、反滤层2和排水沟3;花池1的横断面为梯形;填土层7内种植景观植物;反滤层2由建筑废料做成;反滤层2和排水沟3之间设有水泥格栅盖板6,用于向下排除花池内多余的雨水;花池1为混凝土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而且经久耐用,安全性好。避免了在立交桥及人行天桥围栏外设置铆接铁条放置独立花盆的不安全性及不协调感,避免了独立花盆风化及丢失问题以及多余的雨水从花盆底部渗漏污染桥立面的问题。整个绿化带安全性好、立体景观效果佳。
实施例2
围栏绿化带包括花池1、填土层7、反滤层2、排水沟3和围栏4,所述花池1设置在路面5侧端,由围栏4垂直于路面5隔开,花池1内从上至下设置填土层7、反滤层2和排水沟3;花池1的横断面为长方形;填土层7内种植景观植物;反滤层2由建筑废料做成;反滤层2和排水沟3之间设有水泥格栅盖板6,用于向下排除花池内多余的雨水;花池1为混凝土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