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879.5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刚;周昌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6 | 分类号: | E02B3/16;E04B1/6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渗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渗水引排装置,尤其是一种混凝土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混凝土结构缝渗水引排通常采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沿结构缝凿槽埋管引排,具体工作步骤为:开槽→埋管→回填→嵌缝,该方法的缺点是施工难度大、成本高且由于结构缝本身存在较大的变形,在其变形过程中密封部位易拉裂漏水,较难保证引排的效果。
另一种方法是排水槽引排,沿墙面结构缝两侧切缝,缝深2~5cm,插入不锈钢槽,加工2cm宽不锈钢条,用不锈钢膨胀螺栓固定托住钢槽,端部用同厚度不锈钢板封堵,底部根据现场情况开孔,然后连接PVC管至排水沟,由于排水槽结构本身随着结构缝变形能力有限,在使用过程中与混凝土间易产生脱落渗水;排水槽由于凸出墙面容易被碰撞变形失去渗水引排效果;排水槽突出墙面很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可以解决现有结构缝渗水引排中易出现漏水、施工难度大,不美观的缺点,安装方便,成本低廉,效果美观实用,适宜推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混凝土结构缝两侧设有引排面板,引排面板上沿混凝土结构缝方向设有变形机构。
引排面板为金属面板或PVC面板。
变形机构为方向凹向混凝土结构缝的弧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或“Ω”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由于采用设有变形机构的引排面板用于水电站大坝廊道及厂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缝的渗水引排处理,起到了在渗水的混凝土结构缝两侧止水,使水不再外渗的作用,同时引排面板本身也具有适应结构缝变形的功能及引排渗水的功能,以解决现有结构缝渗水引排中易出现漏水、施工难度大,不美观的缺点,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安装后与墙面基本平齐,效果美观实用,适宜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此时引排面板上的变形机构为三角形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引排面板上的变形机构为弧形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结构缝渗水引排装置,混凝土结构缝1两侧设有引排面板2,引排面板2上沿混凝土结构缝1方向设有变形机构3。
引排面板2为金属面板(例如不锈钢板、铜片、镀锌铁皮等)或PVC面板,也可采用橡胶合成高分子材料制作引排面板2。
变形机构3为方向凹向混凝土结构缝1的弧形结构或三角形结构或“Ω”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过程如下:
以采用不锈钢板制作本实用新型为例,根据混凝土结构缝1的缝宽、长度将不锈钢板原材料切成条形,用机械将变形区域及两个侧边压制成形,相邻两段沿混凝土结构缝1的长度方向焊接成整体保证不漏水。不锈钢板的厚度控制在0.8~2mm,不锈钢板越厚安装后越是平整美观(适用于墙面平整的部位),不锈钢板越薄安装后越容易适应不平整的混凝土基面(适用于墙面不平整的部位如廊道弧形顶部等部位)。不锈钢板两侧卷边尺寸及变形区域尺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沿墙面混凝土结构缝1两侧一定距离处切缝,缝深2~5cm,以不切到混凝土4内钢筋为宜。插入引排面板2,引排面板2与混凝土结构缝1之间间采用堵漏王或合适堵漏材料封堵渗水,并将引排面板2的底部连接至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水电站大坝廊道及厂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缝的渗水引排处理,也可应用在大型厂房屋面及墙面结构缝的渗水引排处理,适用范围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8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