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992.3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建;张建中;阮慧敏;陈宽;谭永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1/18 | 分类号: | B01D61/18;B01D61/20;B01D65/06;C02F1/44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端产水 超滤膜 集成 装置 模块 | ||
1. 一种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它设有双列膜柱,在双列膜柱的中间空隙中设置下部出水总管,在中间空隙的正上方设置上部出水总管,在双列膜柱的中间空隙的下部或正下方设置输气总管;
所述模块在膜柱的下端设有下端盖,下端盖集成纵向通水管道,同列膜柱的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连接成同列膜柱的原液进料管;
所述模块在膜柱的上端设有上端盖,上端盖集成纵向通水管道,同列膜柱的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连接成同列膜柱的浓水出水总管;
在双列膜柱中,膜柱上部内侧具有上产水出口,上产水出口处在上端盖上,并通过管路和上部出水总管连接;
在双列膜柱中,膜柱下部内侧具有下产水出口,下产水出口处在下端盖上,并通过管路和下部出水总管连接;
在双列膜柱中,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内侧开有输气口并装有接头,所述接头与输气总管通过管路相连;
下端盖的底部具有螺纹孔,下端盖的底部搁置在底部横档上,该螺纹孔用于和底部横档连接;上端盖的顶部具有螺纹孔,用于和上部横向支架连接;
所述下部出水总管、上部出水总管、原液进料管、浓水出水总管的两端均设置连接管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分为被隔开的下部区和上部区,下部区为所述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所述纵向通水管道的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公口另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母口,上部区包括与膜柱的外壳相接的外管壁;所述下端盖还具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高度低于外管壁的高度,下端盖纵向通水管道与中心管的下端接通,中心管的上端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再和连接在外壳内下端的分配器连接,所述下产水出口处在下端盖的上部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分为被隔开的下部区和上部区,上部区为所述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所述纵向通水管道的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公口另一端为用于和管道承插连接的母口,下部区包括与膜柱的外壳相接的外管壁;所述上端盖还具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的高度低于外管壁的高度,上端盖纵向通水管道与中心管的上端接通,中心管的下端与连接管相连,连接管再和连接在外壳内上端的分配器连接,所述上产水出口处在上端盖的下部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和下端盖采用注塑件,所述上端盖采用和下端盖相同模具制造。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外管壁通过限位接头与膜柱的外壳的上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下端盖的外管壁通过限位接头与膜柱的外壳的下端连接在一起,限位接头由开口橡胶圈、同心的开口上齿条圈、开口下齿条圈和抱箍组成,开口上齿条圈、开口下齿条圈、开口橡胶圈连接在抱箍上,开口橡胶圈处在开口上齿条圈和开口下齿条圈之间,齿条圈用于卡紧所对应的上端盖、下端盖或膜柱的外壳,起固定作用,开口橡胶圈用于密封连接处的接缝。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包括中心连接管,所述中心连接管具有呈放射状排列的多个内部具有液体流道的翼,所述翼的液体流道的一端与中心连接管的液体流道连通,另一端具有与中心连接管在第一端的流通口相并行的流通口;所述翼的外径与膜柱的外壳的内径相匹配,所述翼的外周面与膜柱的外壳的内壁相粘结;所述翼的后部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具有与膜柱的外壳的端部内的台阶相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翼的后端面呈斜面,所述限位结构处在翼的后端面的靠近外侧部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上产水出口与上部出水总管之间的管路上用卡箍连接一段透明管,透明管再与上产水总管连接;下产水出口与下部出水总管之间的管路用卡箍直接和下产水总管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横档的支撑脚设有调节螺母,可以调节所述模块的水平高度;上部横向支架设有管托,用来固定上部出水总管。
9.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一列或多列模组,每列模组设有一个或多个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
同一列模组中的多个模块,它们的下部出水总管、上部出水总管、浓水出水总管分别由其端部的连接管件串联后再接各自的输出管路,它们的原液进料管分别由其端部的连接管件串联后再接其输入管路。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端产水的超滤膜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一阀,第一阀之后的输出管路分别连接到出水管、反冲洗管、化学清洗液排放管、化学清洗液进液管、底部排放管;
下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二阀,第二阀之后的输出管路分别连接到出水管、反冲洗管、化学清洗液排放管、化学清洗液进液管、底部排放管;
浓水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三阀,第三阀之后的输出管路分别连接到浓水排放管、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化学清洗液排放管;
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上设有第四阀,在第四阀前的输入管路分别和浓水排放管、化学清洗液进液管连接;
所述装置在出水管上设有第五阀;
所述装置在反冲洗管上设有第六阀;
所述装置在化学清洗液排放管上设置第七阀和第八阀,第七阀控制对应上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和下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的这一路,第八阀控制对应浓水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的这一路;且第八阀在上游,第七阀在下游,化学清洗液排放管在第七阀和第八阀之间的管路上与上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和下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相连;
所述装置在化学清洗液进液管上设置第九阀和第十阀,第九阀控制与上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和下部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相连的这一路,第十阀控制与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相连的这一路;
所述装置设有第十一阀,第十一阀控制浓水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与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的连接;
所述装置设有第十二阀,所述第十二阀处在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与浓水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相连处的下游及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与化学清洗液进液管相连处的上游;
所述装置设有第十三阀,第十三阀控制浓水出水总管的输出管路与浓水排放管相连的管路;
所述装置设有第十四阀,第十四阀控制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与浓水排放管相连的管路,该管路与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的相连处处在原液进液管的输入管路和化学清洗液进液管相连处与第四阀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99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液配制装置
- 下一篇:全自动智能防垢杀菌清洗过滤器及其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