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形铜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435.3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鲁兴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善兴亚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S5/00 | 分类号: | F16S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金属铸造零件,具体涉及一种青铜铸造,金属机械圆筒体的端盖结构。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经常要用到缸体、筒身的盖子,有特殊的尺寸、形状、连接方式的要求,经检索:
发明专利后端盖201110332735.0,提供了后端盖钻模,其确保所有孔的位置准确,且省时省力,确保成品率。其包括圆形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一端面外缘设置有止口,所述止口內缘面贴合待打孔的外端盖的外缘面,所述端盖的端面上设置有定位通孔,其还包括一个定位螺栓。该专利仅提供了一种解决后端盖钻模的技术。
发明专利耐腐蚀端盖,201110135955.4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端盖,在所述端盖本体内表面设置有油漆层,包括底层的ENA300/303青铜色漆层和表层的ENA301/303铝白色漆层。本发明结构合理,解决了管壳式热交换器内表面容易被海水及海生物腐蚀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成本,节约能源,主要用于管壳式热交换器。该专利提供了一种端盖的材质工艺。
对于一些特殊的机械缸体、筒身需要与之相配特殊结构的盖子,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装配要求,又便于加工制作,降低成本,使用寿命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盖子,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装配要求,又便于加工制作,降低成本,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环形铜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铜盖中心部为圆孔呈圆环形,圆环形的圆环板的一个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
在圆环板的外边缘具有一圈外翻边,
在圆环板的内圆孔边缘具有一圈内翻边,内翻边的翻边高度大于外翻边的翻边高度;
在圆环板的一圈外翻边与内翻边之间的环面上,均匀分布六个突台;
所述六个突台为两组,每组三个不同结构的突台沿圆周分布,每组依次是宽突台,窄突台和开孔突台;
所述宽突台的结构为,圆环径向等宽度的矩形突台;
所述窄突台的结构为,圆环径向等宽度的矩形突台,所述宽度小于开孔突台的宽度;
所述开孔突台的结构为,圆环径向等宽度的矩形突台,所述宽度小于宽突台的宽度,且在突台上开设径向的腰形孔;
所述宽突台的矩形突台宽度大于开孔突台的矩形突台宽度,所述开孔突台的矩形突台宽度大于窄突台的矩形突台宽度;
所述宽突台,窄突台和开孔突台在铜盖的轴向高度均相等,等于内翻边的翻边高度,在接近外翻边处,以斜面与外翻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铜盖技术方案,满足了铜体对端盖的要求。
进一步,所述窄突台的宽度等于1/2宽突台的宽度,所述开孔突台的宽度等于2/3宽突台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外翻边的翻边高度等于圆环板2倍的厚度,所述内翻边的翻边高度等于圆环板3倍的厚度。
进一步,所述宽突台,窄突台和开孔突台在接近外翻边处,以45度斜面与外翻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的导电铜座采用翻砂铸造与现代的精密加工工艺相结合,表面处理容易,无气孔,无沙眼,起到了不漏水的作用,成本低的优点。同时,其特殊结构,不仅满足了筒体的配合要求,而且免除了后续特殊位置钻孔,需要采用类似现有技术特殊的端盖钻模技术。降低了制作成本,达到了提供一种特殊结构的盖子,达到既能满足使用、装配要求,又便于加工制作,降低成本,使用寿命长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形铜盖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并且显示了宽突台在接近外翻边处,以45度(图示1/2α)斜面与外翻边连接的结构;
图3为图1围绕环形铜盖中心,旋转一个角度的结构视图;
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剖视图,显示了圆环板、外翻边、内翻边三者的厚度;
图5为现有技术后端盖201110332735.0中后端盖的结构视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中:
1是宽突台,2是外翻边,3是窄突台,4是开孔突台,5是内翻边,6是圆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一种环形铜盖,所述铜盖中心部为圆孔呈圆环形,圆环形的圆环板6的一个侧面为平面,另一侧面:
在圆环板6的外边缘具有一圈外翻边2,
在圆环板6的内圆孔边缘具有一圈内翻边5,内翻边5的翻边高度大于外翻边2的翻边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善兴亚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未经嘉善兴亚有色金属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4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