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夹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439.5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27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范天勇;卜司元;杨璐;刘勇;万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9 | 分类号: | A61B17/29;A61M25/01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腹腔镜 手术 中的 输尿管 支架 置入 夹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手术钳。
背景技术
目前在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等术式中,常规需要由输尿管或肾盂上的小切口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以预防术后发生狭窄、漏尿等并发症。现阶段医生主要借助一些常规的腹腔镜器械(如抓钳、分离钳等)完成此操作,但是由于腹腔镜下操作的难度、双J管特殊的材质和形状等因素,常规的腹腔镜器械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一任务,常常使手术时间增长,有时甚至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组织损伤。
临床上需要一种专门设计的腹腔镜器械,协助泌尿科医生在此类术式中更好的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达到更优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夹钳,辅助泌尿科医生更好的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达到更优的手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夹钳,包括二个钳喙、钳杆、固定手柄、活动手柄,所述活动手柄与固定手柄活络连接,钳杆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到固定手柄的上部的前端,L型的钳喙其径向剖视为向外凸的半圆环,二个钳喙的后端铰链连接,其连接部位于钳喙固定座的开槽内,该连接部还通过连扳连接拉杆的一端,拉杆的另一端穿过中空的钳杆后在固定手柄上部的中空部与活动手柄的一端连接,钳喙固定座连接在钳杆的前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条、锁紧槽、锁紧柄、锁紧连杆,所述锁紧柄位于固定手柄的前方,并通过锁紧连杆连接锁紧条,所述锁紧槽设置在活动手柄的下端,锁紧条和锁紧槽通过叩齿配合,所述锁紧连杆穿过固定手柄的中空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螺栓,所述转动螺栓的前端与固定螺栓形成螺纹配合,转动螺栓的后端通过转动件活络连接在固定手柄的前端,固定螺栓拧紧后,转动螺栓可带动钳杆、拉杆、钳喙固定座、钳喙同步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手柄、活动手柄分别设置有固定手柄孔、活动手柄孔,固定手柄的前下端还设置有辅助柄。
进一步的,所述钳喙的内侧面设置有防滑槽,二个钳喙合拢后形成的管的内径与6Fr或7Fr或8Fr的输尿管支架管外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L型的钳喙的夹角为120度~150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可靠,能辅助泌尿科医生更好的置入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达到更优的手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钳喙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喙合拢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钳喙、2-钳杆、3-拉杆、4-固定手柄、5-活动手柄、6-固定螺栓、7-转动螺栓、8-锁紧条、9-锁紧槽、10-锁紧柄、11-锁紧连杆、12-销钉、13-辅助柄、14-钳喙固定座、15-连接部、16-固定手柄孔、17-活动手柄孔、18-连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适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夹钳,包括二个钳喙1、钳杆2、固定手柄4、活动手柄5,活动手柄5通过销钉12与固定手柄4活络连接,钳杆2通过固定螺栓6连接到固定手柄4的上部的前端,L型的钳喙1其径向剖视为向外凸的半圆环,二个钳喙1的后端铰链连接,其连接部15位于钳喙固定座14的开槽内,该连接部15还通过连扳18连接拉杆3的一端,拉杆3的另一端穿过中空钳杆2后在固定手柄4上部的中空部与活动手柄5的一端连接,钳喙固定座14连接在钳杆2的前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条8、锁紧槽9、锁紧柄10、锁紧连杆11,锁紧柄10位于固定手柄4的前方,并通过锁紧连杆11连接锁紧条8,锁紧槽9设置在活动手柄5的下端,锁紧条8和锁紧槽9通过叩齿配合,所述锁紧连杆穿过固定手柄的中空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转动螺栓7,转动螺栓7的前端与固定螺栓6形成螺纹配合,转动螺栓7的后端通过转动件活络连接在固定手柄4的前端,固定螺栓6拧紧后,转动螺栓7可带动钳杆2、拉杆3、钳喙固定座14、钳喙1同步转动,转动螺栓7通过轴承与固定手柄4的前端配合。
进一步的,固定手柄4、活动手柄5分别设置有固定手柄孔16、活动手柄孔17,固定手柄4的前下端还设置有辅助柄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