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及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178.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伊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N3/00 | 分类号: | F23N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蔡继清;翁霞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陶瓷 燃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器,具体涉及陶瓷窑炉高温高速长火焰旋转预混式燃烧器中的调风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陶瓷窑炉燃烧器中,进风孔大小是固定不变的。多数窑炉配风压力在陶瓷窑炉燃烧器运行过程中保持不变,而通过调节燃气量大小来控制窑炉内温度变化,这造成了窑炉内过剩空气系数居高不下,浪费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地调节进风量,实现最佳空燃比,从而不会造成窑炉内过剩空气居高不下而导致能量浪费的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动机构和风阀叶片;其中,
所述风阀叶片由风阀固定叶片和风阀转动叶片构成,所述风阀转动叶片为圆形板状件,其上设有传动孔和两个径向相对的出风口;
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所述风阀转动叶片;以及
工作时,所述风阀固定叶片固定不动,所述风阀转动叶片能够相对于风阀固定叶片旋转以调节所述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进风量。
优选地,所述风阀固定叶片设有形状与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的出风口相符的两个径向相对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阀固定叶片还设有最小进风孔,所述最小进风孔在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的旋转过程中不会被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盖住以保证所述陶瓷窑炉燃烧器的最小进风量。
优选地,所述风阀固定叶片的出风口与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的出风口均呈扇形状,且所述风阀固定叶片的出风口和所述最小进风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的两个出风口之间的区域的大小设置成当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相对于所述风阀固定叶片旋转一定角度时,可以部分或完全遮盖所述风阀固定叶片上的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风阀转动叶片的传动孔设置在靠近圆形板状件的周界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被动齿轮、被动齿轮轴承座隔热转接件、两个滑动轴承、转动机构机体连接件、以及风阀叶片传动底座,电动机的旋转运动依次经由所述的被动齿轮、被动齿轮轴承座隔热转接件、两个滑动轴承、以及风阀叶片传动底座传递到所述风阀转动叶片以带动所述风阀转动叶片转动。
优选地,所述风阀叶片传动底座上设有传动片,用于与所述风阀转动叶片连接以带动风阀转动叶片转动。
优选地,所述风阀叶片传动底座与所述风阀转动叶片之间设有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其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调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调风装置中,由于能够在陶瓷窑炉燃烧器运行过程中,对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进风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实现最佳空燃比,由此能够避免窑炉内过剩空气居高不下而导致能量浪费。另外,风阀转动叶片的径向相对的出风口结构有助于左右均衡进风,使得助燃风和燃气在预混室的预混更均衡。此外,在固定风阀叶片上还设有一个或多个最小进风孔,该最小进风孔在燃烧器的工作过程中保持常开,由此保证了燃烧器最小进风量以防止回火并延长该燃烧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风阀转动叶片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风阀固定叶片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风阀叶片传动底座的立体图;
图5是图1中的转动机构机体连接件的立体图;以及
图6是图1的调风装置组装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点和优点。应理解的是,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而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精神。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用于陶瓷窑炉燃烧器的调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调风装置100包括传动机构、隔热机构以及风阀叶片。其中,隔热机构包括机体散热件201和隔热石棉板202。风阀叶片由风阀固定叶片301和风阀转动叶片302构成,工作时,风阀固定叶片301固定不动,而风阀转动叶片302可相对于风阀固定叶片301旋转。传动机构用于将电动机(图未示)的旋转运动传递到风阀转动叶片,进而带动风阀转动叶片转动,实现进风量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伊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伊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1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