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轮车用太阳能LED反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375.0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劲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劲松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19/00;F21W101/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孙力坚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轮车用 太阳能 led 反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轮车用的反光器,尤其是两轮车用LED反光器。
背景技术
反光器广泛用于自行车、电动车等两轮车上,起到警告或告知后方的驾驶人员及时知晓,保持距离或刹车的作用。目前,反光器由安装架及红色的反光板组成,反光板为塑料材质,反光板的表面包括几个相互具有倾斜的面构成。这种反光器的缺点反光效果不佳,并且当反光板表面积灰或者反光板老化后,其反光效果更差,甚至失去反光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反光器的这些缺点,进行研究和改进,提供一种两轮车用太阳能LED反光器,其具有反光效果好、能耗低、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轮车用太阳能LED反光器,包括配合的安装架和反光板,LED灯座通过支架固定在安装架与反光板组成的腔体内,太阳能板固定在支架外部并与LED灯座电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
安装架及反光板均为壳体结构,安装架与反光板间固定连接支架,支架具有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及第一通孔,第二腔体中安装LED灯座,LED灯座的灯管穿过第一通孔伸入第一腔体中,支架具有缺口,于缺口处:支架固接具有第三腔体的底座,第三腔体中安装太阳能板,底座的底板上具有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中设置电线将LED灯座与太阳能板相连接。
于第二腔体中,支架固接分别带有螺纹孔的第一短柱及第二短柱,第一短柱借助螺钉固接LED灯座,第二短柱借助螺钉固接安装架;反光板卡接于第一腔体中;太阳能板卡接于第三腔体中;安装架的底面具有凸台;凸台上固接螺钉,螺钉背离安装架的内腔并穿过凸台伸出安装架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比较现有的反光器,由于采用内置的低能耗LED灯的结构,并利用太阳能板为LED灯提供能量,其具有反光效果好、能耗低、使用寿命长及安全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配合的安装架5和反光板1,安装架5及反光板1均为壳体结构,安装架5与反光板1间固定连接支架2,支架2具有缺口23,于缺口23处:支架2的通过粘胶方式固接底座4,底座4具有第三腔体42,第三腔体42中卡接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与LED灯座6电连接。
见图2-图6,底座4的底板上具有第二通孔41,第二通孔41便于太阳能板3与LED灯间的连接电线的穿过;支架2具有第一腔体21、第二腔体25及第一通孔22,第一腔体中卡接反光板1,第二腔体25固接LED灯座6,LED灯座6具有连接孔62,LED灯座6上的灯61穿过第一通孔22伸入第一腔体21中,于第二腔体25中:支架2固接分别带有螺纹孔的第一短柱24及第二短柱26,第一短柱24通过连接孔62并借助螺钉固接LED灯座6,第二短柱26通过安装架5上的连接孔52并借助螺钉固接安装架5,安装架5的底面具有凸台53,凸台53上固接螺钉51,螺钉51背离安装架5的内腔并穿过凸台53伸出安装架5外,螺钉51用于将反光器安装于两轮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如下:
见图5、图6,反光板1卡接于支架2的第一腔体21内,在支架2的第二腔体25中,利用螺钉将LED灯座6固定安装于第一短柱24上,并且LED灯的灯管61穿过第一通孔22伸入第一腔体21中,在支架2的缺口处,用胶水胶粘底座4,在底座4的第三腔体42中卡接太阳能板3,太阳能板3的电线穿过底座4的第二通孔41与LED灯连接,安装架5借助螺钉与支架2的第二短柱固定连接,最后通过固定在安装架5上的螺钉51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安装于两轮车上。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劲松,未经陈劲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3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能热水器空调一体机
- 下一篇:立式空调器及其冷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