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力减振驱动皮带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7554.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2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涂志涛;吴囿林;张芳;吴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8 | 分类号: | F16H57/028;F16H7/02;F16F9/30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4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力减振 驱动 皮带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曲轴传动部件,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液力减振驱动皮带轮,属于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减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汽车发动机前端附件皮带传动轮系一般是由曲轴皮带轮驱动的,其结构日趋复杂,转动惯量越来越大,其设计直接影响整车的可靠性,因此受到世界上各大汽车公司的高度重视。曲轴皮带轮与曲轴成刚性连接,曲轴的转速波动直接传递到皮带轮上,造成了对皮带的冲击载荷,进而影响了各附件皮带轮系传动平稳性,加大了对各附件皮带的冲击作用,降低了皮带使用寿命,加剧了振动噪音。现有机型一般转速下,曲轴转速波动都在±50RPM左右,当发动机加速、减速时附件皮带传动轮系受到的冲击更加明显。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2326997U,授权公告日:2012年7月11日,名称为《减振皮带轮》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减振皮带轮,包括皮带轮外圈、皮带轮内圈、设置在皮带轮外圈和皮带轮内圈之间的橡胶圈,其中,所述皮带轮外圈的外边缘开设有皮带轮槽,皮带轮外圈通过橡胶圈与皮带轮内圈摩擦传动连接,皮带轮外圈的内边缘设有与皮带轮内圈配合的压装限位挡边。该实用新型通过在皮带轮外圈和皮带轮内圈之间设置橡胶圈,减小了驱动皮带受到的冲击,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使得附件转动更加平稳,提高了轮系驱动的可靠性,降低了振动噪音;同时,通过设置压装限位挡边提高了皮带轮外圈、皮带轮内圈、橡胶圈三者之间安装准确性,消除了由于三者之间安装不到位所带来的安全隐患。该实用新型利用橡胶圈隔振,但是橡胶圈外漏在空气中容易受油污、灰尘、温度的影响疲劳老化,影响可靠性;另外受橡胶物理特性决定,当冲击过大,橡胶圈减振仍然无法过滤,影响其减振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减振皮带轮减振效果有限、橡胶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提供一种液力减振驱动皮带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液力减振驱动皮带轮,包括皮带轮、轴承、连接轴,所述皮带轮的内孔一端设置有凸台,皮带轮的内孔另一端孔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轴承安装在皮带轮内孔的凸台和凹槽之间,所述的凹槽内安装有挡圈,所述的连接轴套接在轴承内圈中,连接轴靠近凸台的一端与曲轴相连接,所述连接轴靠近凹槽的一端过盈压装有主动板,所述主动板的中部端面抵靠在轴承内圈的端面上,主动板的其余部分延伸到轴承外圈外部,主动板与皮带轮的端面之间留有间隙,主动板与皮带轮端面之间安装有油封,主动板的外侧设置有从动板,所述从动板的外圈与皮带轮固定连接,从动板的内部设置成凹槽盘面,主动板的外部圆周面卡入凹槽盘面内,从动板的凹槽盘面与主动板之间构成腔体,所述的腔体内注有硅油,从动板的凹槽盘面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通孔上安装有螺栓堵塞。
所述主动板与皮带轮端面之间的间隙为0.5mm。
所述的从动板与皮带轮之间压装有密封圈。
所述的通孔设置在从动板的凹槽盘面中部。
所述的从动板与皮带轮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所述的轴承为双列深沟球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能够过滤曲轴转速波动,从而减缓曲轴波动对附件皮带轮系的冲击作用。本实用新型中主动轮固定在连接轴上随曲轴转动,主动板与从动板之间的腔体内注有硅油,通过硅油的粘性摩擦带动从动板转动,因为液力传动具有滞后性,过滤了曲轴的转速波动,减小了皮带受到的冲击,延长了皮带的使用寿命,从而使得附件皮带轮系转动更加平稳,提高了轮系驱动的可靠性,降低了振动噪音。
2、减少环境影响,减振效果好。本实用新型中将硅油密封在腔体内,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通过硅油与主动板、从动板之间摩擦来传递动力驱动皮带轮,减振效果好。
3、适用范围较广,本实用新型还可应用于其他附件皮带轮如水泵、发电机等,用于减小各附件的转动惯量对皮带的冲击作用。
4、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附件皮带轮系的功率损失,提高了传动效率,降低了燃油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皮带轮1,轴承2,连接轴3,螺钉4,密封圈5,油封6,挡圈7,从动板8,主动板9,螺栓堵塞10,腔体11,凹槽12,凸台13,通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75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速箱油泵及其泵盖
- 下一篇:一种双圆弧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用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