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氮用中空纤维膜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109.X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朱倩;胡杰;魏建;吴潇洁;刘玉超;蒋婷婷;胡连桃;卢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倩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C01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氮用 中空 纤维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氮用中空纤维膜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制氮用中空纤维膜
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中空纤维膜在用于制取氮气时,一般采用多根并联或串联的形式。因中空纤维膜损坏失效的原因导致制取氮气的流量、纯度和露点等指标达不到要求时,须更换中空纤维膜。由于多根中空纤维膜进行连接,无法判断是某一根或某几根损坏失效,一般只能是整体更换,这会导致其中某些未损坏失效的中空纤维膜也被更换,中空纤维膜造价昂贵,一根价值上万元,在经济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氮用中空纤维膜检测装置,可对单根中空纤维膜生产的氮气进行流量、纯度和露点的检测,通过实测数据与标准参数的分析对比,可判断出中空纤维膜的实际分离性能,并计算出中空纤维膜的流量、纯度和露点变劣率,从而判断中空纤维膜是否损坏失效。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制氮用中空纤维膜检测装置,包括一空气压缩机组,空气压缩机组连接一空气缓冲罐,空气缓冲罐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调压阀、C级过滤器、冷干机、T级过滤器、空气流量计、加热器和膜进口接头,膜进口接头通过管道连接中空纤维膜的进口端,中空纤维膜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膜出口接头,膜出口接头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露点仪、氮气罐、氮气流量计、节流阀、背压阀、氮气分析仪和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分别对单根中空纤维膜生产的氮气进行流量、纯度和露点的检测,通过实测数据与标准参数的分析对比,可判断出中空纤维膜的实际分离性能,并计算出中空纤维膜的流量、纯度和露点变劣率,从而判断中空纤维膜是否损坏失效;投资成本低,维修维护费用低,经济效益明显,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空气压缩机组,2、空气缓冲罐,3、氮气流量计,4、节流阀,5、背压阀,6、氮气分析仪,7、消声器,8、氮气罐,9、加热器,10、真空泵,11、膜进口接头,12、放空阀,13、抽真空接头,14、调压阀,15、C级过滤器,16、冷干机,17、T级过滤器,18、空气流量计,19、膜出口接头,20、露点仪。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制氮用中空纤维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空气压缩机组1,空气压缩机组1连接一空气缓冲罐2,空气缓冲罐2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调压阀14、C级过滤器15、冷干机16、T级过滤器17、空气流量计18、加热器9和膜进口接头11,膜进口接头11通过管道连接中空纤维膜的进口端,中空纤维膜的出口端通过管道连接膜出口接头19,膜出口接头19通过管道顺次连接有露点仪20、氮气罐8、氮气流量计3、节流阀4、背压阀5、氮气分析仪6和消声器7。膜进口接头11与中空纤维膜进口端之间的管道上,以及膜出口接头19与中空纤维膜出口端之间的管道上均安装有放空阀12。
为了修复损坏失效的中空纤维膜,本装置还包括一真空泵10,真空泵连接一与中空纤维膜配合的抽真空接头13。
工作过程:中空纤维膜检测装置工作前,应将被测中空纤维膜的进口端和出口端分别连接在膜进口接头和膜出口接头处。
经过空气压缩机组1压缩的空气进入空气缓冲罐2,经调压阀14调整压力至1.15MPa左右后进入C级过滤器15过滤,并经过冷干机16降温除水,然后再经T级过滤器17过滤,经空气流量计18调节至标准检测流量的压缩空气,经电加热器9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被检测的中空纤维膜分离,排出废氧,输出的氮气由露点仪20检测露点后储存在氮气罐8中,再由氮气流量计3检测流量并经过节流阀4、背压阀5的压力调节控制后,由氮气分析仪6检测纯度,最后经过消声器7消声降噪后排出设备。
本实用新型可对单根中空纤维膜生产的氮气进行流量、纯度和露点的检测,通过实测数据与标准参数的分析对比,可判断出中空纤维膜的实际分离性能,并计算出中空纤维膜的流量、纯度和露点变劣率。根据实测氮气的流量、纯度和露点等三项参数是否达标来判断被测中空纤维膜性能是否合格。如果三项参数有一项不达标,判定膜器损坏失效。必要时,通过真空泵10对中空纤维膜进行抽真空修复处理,再次检测合格后可继续投入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倩,未经朱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1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