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742.9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26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辉;殷翔芝;乔冠娣;施建军;杨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睦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26 | 分类号: | D01H5/26;D01H5/72;D01H5/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拉 超大 牵伸 紧密 包芯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纺纱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
背景技术
牵伸系统是细纱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目前通用的细纱机均采用三罗拉牵伸形式,其中包括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与可实现80~100倍大牵伸的三罗拉四皮圈结构。普通的三罗拉双皮圈结构共分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而后区由于仅采用简单罗拉牵伸,使得中部的摩擦力界较弱,牵伸倍数一般小于1.4倍,这对提高细纱机的总的牵伸倍数不利,因而其总牵伸倍数在20~50之间。为了解决后区牵伸能力低的问题,在中国专利“用于高支精纺机的牵涉装置”(号码:96107383)与“细纱机四皮圈牵伸机构”(号码:012439010)中分别公开了一种三罗拉三皮圈与三罗拉四皮圈牵伸机构,较好的解决了三罗拉形式牵伸机构的后区牵伸能力弱的问题,使得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100。但是,由于其采用三罗拉形式,也即只有两个牵伸区,因而不能够实现超大牵伸。针对此,在中国专利“细纱机四皮圈大牵伸装置”(号码:200520073617.2)中公开了一种用于细纱机的四皮圈大牵伸机构,将总牵伸倍数提高到150。
紧密纺是在改进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纺纱的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其通过在环锭细纱机牵引装置前增加一个纤维凝聚区以改善成纱质量。但是目前的紧密纺系统还不能实现超大牵伸。包芯纱是以强力和弹力都较好的合成纤维长丝为芯丝,外包棉、毛、粘胶纤维等短纤维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的纱,其兼具长丝芯纱和外包短纤维的优良性能。目前采用赛络纺技术纺制包芯纱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主要是在传统的带有三罗拉的细纱机上改造实现。针对此,本实用新型给出一种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该装置采用四列罗拉牵伸机构实现超大牵伸,同时配合采用一种大直径窄槽式空心罗拉实现纤维包芯前的分散和加捻前的集聚,有效提高包芯效果,改善成纱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包芯质量的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环锭细纱机采用四罗拉牵伸机构,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的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由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由两个前下罗拉和前皮辊、阻捻皮辊的前牵伸罗拉对。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前下罗拉:第一前下罗拉和第二前下罗拉,均为直径为20mm的钢质窄槽式空心罗拉,其内部含有吸风组件,第一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和前皮辊组成前钳口,第二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和阻捻皮辊组成阻捻钳口,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之间为纤维集聚区,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之间装有可加强纤维凝聚的气流导向板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为提高包芯效果,第一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内部为正压,可将纤维吹散,使其内部的纤维分布面积增大,芯丝更容易处于纤维分布中间部分,提高包芯效果;第二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内部为负压,使得纤维在加捻前实现集聚,减小加捻三角区面积,提高成纱综合质量。
采用上述结构后,可将原来三罗拉结构的两个牵伸区:前牵伸区和后牵伸区提升到现在的三个牵伸区:前牵伸区、中牵伸区和后牵伸区,从而有效提高牵伸倍数,总牵伸倍数可提高到250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四罗拉超大牵伸紧密包芯纱装置包括由后罗拉和后皮辊组成后牵伸罗拉对(2),由中后罗拉与中后皮辊组成的中后牵伸罗拉对(3),由中前罗拉与中前皮辊组成的中前牵伸罗拉对(4),由第一前下罗拉(5)、第二前下罗拉(6)和前皮辊(7)、阻捻皮辊(8)的前牵伸罗拉对(18);其中第一前下罗拉(5)、第二前下罗拉(6)均为直径为20mm的窄槽式钢质空心罗拉,在其内部装有吸风组件(9),第一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5)和前皮辊(7)组成前钳口,第二窄槽式空心前下罗拉(6)和阻捻皮辊(8)组成阻捻钳口,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之间为纤维集聚区,为实现“完全集聚”效果,在窄前钳口和阻捻钳口之间含有一个可加强纤维凝聚的气流导向板装置(10);中后牵伸罗拉对(3)和中前牵伸罗拉对(4)上分别加装有皮圈(13)和(14)。
纺纱过程中,主体粗纱(1)由后罗拉牵伸对喂入,分别经过中后牵伸罗拉对(3)、中前牵伸罗拉对(4)和前牵伸罗拉对(18)牵伸,纤维长丝(15)由一对积极喂入罗拉(16)后经导丝轮(17)直接喂入前牵伸罗拉对(18),长丝与经过牵伸后的主体粗纱在前罗拉入口处汇合,经前牵伸罗拉对(18)的气流作用后加捻成纱,后经导纱钩(11)卷绕在纱管(12)上。其中第一前下罗拉(5)、第二前下罗拉(6)罗拉表面有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窄槽,以牵伸倍数规定的转速主动回转,形似一个小尘笼,在其内部分别装有吸风组件(9),表面有凹凸沟槽,可有效改善对纤维的握持效果,并能防止纤维的粘附。第一前下罗拉(5)内部为正压,其通过罗拉表面的窄槽将纤维吹散,使其内部的纤维分布面积增大,芯丝更容易处于纤维分布中间部分,提高包芯效果;第二前下罗拉(6)内部为负压,其通过罗拉表面的窄槽抽吸气流,使得纤维在加捻前实现集聚,减小加捻三角区面积,提高成纱综合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睦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盐城睦瑞纺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7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