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环发光的车牌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9542.5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0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黃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黃建华 |
主分类号: | B60R13/10 | 分类号: | B60R13/10;B60Q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车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环发光的车牌框,其由一框体、反射层、不导光层及灯珠所组成,该框体的凹槽内装设有灯珠,且于后端贴覆有反射层,而于框体环边则贴置不导光层,可通过反射层使光线均匀分布于框体,再利用不导光层遮蔽光线,使光线能产生双环发光的效果。
背景技术
车牌框的种类繁多,其中另有分为装饰型及发光型,该装饰型的车牌光,主要为一框体,且其尺寸略大于车牌,并于框体环边设置装饰花纹、贴钻或贴纸等图案,而深具个人风格,但于夜间使用时,因为光线昏暗,几乎无法清楚看到框体及环边的花纹,所以装饰效果不佳,甚为可惜。
至于发光型的车牌框,请参阅图1所示,为现有车牌框的立体图,其由框体10及灯珠11所组成,该框体10为一平板透明状,且其尺寸略大于车牌,并于框体10上方对应端边设有长槽孔101,供螺设固定车牌,而能将车牌设置在框体中央,使外环框102能凸伸于车牌外环边,位于框体10内装设有横排灯珠11,可利用电线111与电源导通,藉以将灯珠11发光。
组装时,请继续参阅图2所示,为现有车牌框使用的示意图,先利用螺丝13将车牌12锁固于框体上10,即组成一车牌框1,白天使用上完全没有框边的装饰效果,实用性较差。当夜晚使用时,只要导通电源,则能使灯珠11发光(请回顾图1所示),此时,通过透明框体10将光线完全透出,但该车牌12覆盖住框体10中央,所以光线只能由框体10的外环框102显露出,因此仅有外环框102发光,甚为单调,且该灯珠11直接由框体10透出,导致光线极为明亮刺眼,整体美观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装饰型车牌框夜间使用效果不佳,而发光型车牌框白天无装饰效果,夜间虽能发光,但相当单调无变化的缺点,提供一种双环发光的车牌框,不仅使车牌框边产生双环发光,且能令框体下方的文字或图案一起发光,而适用于白天及黑夜。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环发光的车牌框,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反射层配合灯珠的透光,使车牌框边形成双环发亮,不仅保留有框面的装饰效果,更具有发光功能,使用上相当新颖。本实用新型由一框体、反射层、不导光层及灯珠所组成,该框体为一透明平板状,正面配合车牌尺寸形成一容置槽,且该容置槽内开设有凹槽,供装设横排灯珠,再将灯珠封闭,避免潮湿短路,并刻意于边框的内、外环边设置导角,而框体则延伸有凸板,该凸版依使用者需求设置在框体的边框上,且能于凸板设置文字或图案;位于框体后端设置有反射层(以白色较佳),该反射层依该框体外观成形,利用印刷、涂布、喷漆或电镀与框体结合,使发光的灯珠能均匀晕光,令产生的光线较为柔和舒适;该灯珠利用胶模封闭,该胶模为铝箔胶带而具有散热效果,能降低灯珠的温度;并于框体前端边框贴置不导光层,配合框体设置的文字或图案镂空,该不导光层设置有花纹、色彩或图案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令光线能沿着框体边框的导角发光,而形成内、外发光环,且能将框体下方的不导光层依凸板的文字或图案镂空,藉以显现凸板的文字或图案,使光线依文字或图案发光,使用上相当灵活,而能依个人喜好进行设计。
使用时,先将车牌固定在车牌框的容置槽内,再开启灯珠使其发光,此时,通过反射层的晕光作用使框体产生发光,而贴置不导光层的框面则无法透光,因此,能将设置在边框的内、外环的导角产生发光环,使车牌框形成双环发光的效果,并将不导光层的镂空的文字或图案,配合光线一起透出,使框体上的文字或图案发光,而独具个人风格,且于白天使用能明显看出框体环边的装饰花纹,夜晚则能通过灯珠发光产生双环发光、图案或文字的效果,使用上相当理想且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射层配合不导光层,使框体的晕光相当均匀且柔和,并沿着边框的内、外导角形成内发光环及外发光环的双环发光效果,更能于框体下方刻印文字或图案,不管白天或黑夜使用都相当显目,装饰效果极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车牌框的立体图。
图2为现有车牌框使用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闭灯珠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双环发光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案发光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黃建华,未经黃建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9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防撞器
- 下一篇:发动机盖密封条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