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锁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635.X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金国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国贤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002 江苏省常州市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伪器具的领域,尤其是用于防伪盖的锁瓶装置,适用于酒类、农药、食品、药品等液体类灌装缩口瓶的防伪瓶盖的使用。
背景技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仿冒别人产品投入小,利润大,因此一些不法厂商对一些市场大、利润高、易生产制造的知名品牌进行大肆仿制,不仅损害了名牌和消费者的利益,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令人深恶痛绝。因此,打击假冒伪劣是维护经济秩序、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打击假冒伪劣,不仅要依靠政府部门的努力,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进行防范,生产企业要采取措施,防止自己的产品被人伪冒。以酒类生产为例,生产厂家为了防止自己的品牌被人仿冒,纷纷从酒瓶外形、瓶塞、防伪标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防伪,但仍然防不胜防,由于目前罐装液体类的瓶装产品的防伪均集中在瓶子的表面及瓶塞上,因此不法分子可通过对此类产品回收酒瓶重新灌装的方法进行仿冒,一般消费者无法从外形上对此类假冒伪劣产品进行识别,因此,为此类瓶装产品设计一种便于识别的瓶内防伪装置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申请人曾申请了多个防伪装置,由于以前的防伪装置在使用前不能够很好的辨别瓶盖是否已被开启,或者还是已经是被别人篡改了,防伪技术还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锁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锁瓶装置,包括下内套和活动连接于下内套中央的连接管,下内套内设有M簧,下内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口,M簧的侧壁上具有用于卡在卡口内的卡簧边,M簧通过卡簧边卡于瓶口内壁;
连接管外侧从上而下依次套接有固定块、驱动片和毁瓶器盖,驱动片上端与固定块的内侧相连,下端与毁瓶器盖相连,M簧的两根引出脚插接在毁瓶器盖的表面上,驱动片内套置有止退弹簧,止退弹簧的一端竖向插置在固定块和驱动片之间连接处内,另一端横向插置在毁瓶器盖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瓶口与锁瓶装置发生了永久的咬合关系,致使瓶和锁瓶装置永久配对无法分离,保持原包装的可靠性、真实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组成零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4.下内套,10.M簧,10-1.卡簧边,11.毁瓶器盖,14.连接管,15.驱动片,16.固定块,20.止退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锁瓶装置,包括下内套4和活动连接于下内套4中央的连接管14,下内套4内设有M簧10,下内套4的侧壁上开设有卡口,M簧10的侧壁上具有用于卡在卡口内的卡簧边10-1,M簧10通过卡簧边10-1卡于瓶口内壁。
连接管14外侧从上而下依次套接有固定块16、驱动片15和毁瓶器盖11,驱动片15上端与固定块16的内侧相连,下端与毁瓶器盖11相连,M簧10的两根引出脚插接在毁瓶器盖11的表面上,驱动片15内套置有止退弹簧20,止退弹簧20的一端竖向插置在固定块16和驱动片15之间连接处内,另一端横向插置在毁瓶器盖11内壁上。
连接管14向上运动时,驱动片15进行转动,固定块16通过止退弹簧20的作用向上运动,同时带动M簧10向上运动,M簧10的卡簧边10-1卡于瓶口内壁,锁紧瓶口。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国贤,未经金国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6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