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876.4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施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F23Q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周荣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等离子 点火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火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提高锅炉运行性能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炉燃烧系统点火、助燃用油量高,生产成本高。面对原油价格的上涨及节能的发展趋势,减少锅炉启动及低负荷助燃用油,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已成为每个发电企业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能够进行锅炉点火燃烧,并且运行经济、方便、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包含:互相连接的等离子发生器、点火燃烧器,分别与等离子发生器连接的直流电源、控制系统,分别与等离子发生器、点火燃烧器连接的辅助系统,所述直流电源与控制系统连接。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等离子发生器包含托架、与托架活动连接的小车、设置在小车上的等离子发生器本体。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等离子发生器本体包含外罩、与外罩一端连接的尾罩、设置在外罩和尾罩内的阴极组件、套置在阴极组件中部外围的电磁线圈,设置在阴极组件前方相邻位置的阳极。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阴极组件包含阴极本体、设置在阴极本体尾端的阴极枪、设置在阴极本体上与阴极枪连接的拉弧机构、设置在阴极本体与拉弧机构之间的后支撑环、分别设置在阴极本体下方的空气箱、回水箱、进水箱,设置在阴极本体头端的阴极头、套置在阴极本体头端外围的衬套、设置在阴极本体与衬套之间的前支撑环;所述空气箱、回水箱、进水箱分别与辅助系统连接。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点火燃烧器包含燃烧器本体,一端与燃烧器本体的风箱,与风箱另一端连接的弯头,所述弯头包含弯头左件和弯头右件,所述弯头左件与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弯头右件与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与辅助系统连接,所述第二管道与等离子发生器连接。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直流电源包含整流变压器和与整流变压器连接的直流电源柜,所述直流电源柜与等离子发生器连接。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含控制柜和显示器,所述控制柜上设有通信接口,控制柜通过通信接口及与通信接口连接的数据总线与显示器连接。
上述的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其中所述辅助系统包含冷却水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风和煤粉输送系统;所述空气供给系统包含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降低了锅炉运行的能源耗费和资金成本,本实用新型由于辅助系统采用离心风机,因此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等离子发生器的阴极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由于包含等离子发生器,因此本实用新型能够使锅炉从冷态、热态下较短的时间内无油启动,并达到锅炉在低负荷下稳燃,因此本实用新型运行经济、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的等离子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的点火燃烧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节能型等离子煤粉点火燃烧器包含互相连接的等离子发生器1、点火燃烧器3,分别与等离子发生器1连接的直流电源2、控制系统4,分别与等离子发生器1、点火燃烧器3连接的辅助系统5,直流电源2与控制系统4连接。
如图2所示,等离子发生器1包含托架11、与托架11活动连接的小车12、设置在小车12上的等离子发生器本体13。
等离子发生器本体13包含外罩131、与外罩131一端连接的尾罩132、设置在外罩131和尾罩132内的阴极组件133、套置在阴极组件133中部外围的电磁线圈134,设置在阴极组件133前方相邻位置的阳极135。
阴极组件133包含阴极本体1331、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尾端的阴极枪1332、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上与阴极枪1332连接的拉弧机构1333、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与拉弧机构1333之间的后支撑环1334、分别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下方的空气箱1335、回水箱1336、进水箱1337,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头端的阴极头1338、套置在阴极本体1331头端外围的衬套1339、设置在阴极本体1331与衬套1339之间的前支撑环1330;空气箱1335、回水箱1336、进水箱1337分别与辅助系统5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8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灶免空烧节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载物平台的多功能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