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出渣筒及卡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552.4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森健 |
主分类号: | B30B9/12 | 分类号: | B30B9/12;B30B15/32;B30B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家用 榨油机 出渣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榨油机技术领域,是一种厨房小家电。
背景技术
现有的榨油机款式多样,例如中国专利2012204669478中公告的方案中,在榨膛出渣口套置一个出渣筒,其中该榨油机出渣时候,一些碎渣和油会直接从榨膛出渣出流出,会沾到机子的支撑立柱上,使得机会子很容易脏,且难清洗,不美观。
再如中国专利申请CN102941679A公开的方案中,也是用了一种出渣筒,该出渣筒是通过螺纹安装在榨膛出渣口的,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漏渣和漏油的现象,造成污染机子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未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出渣筒及卡装结构,具有放置油污污染机子的性能,同时可以实现快速的卡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出渣筒,包括圆筒状的出渣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渣筒本体外表面为二级阶梯状,且在所述出渣筒本体的下侧设有卡槽,在所述出渣筒本体的周向至少设有两个导向柱,在所述导向柱上安装有螺钉,且在所述导向柱和螺钉之间套置有压簧和垫片。
在所述出渣筒本体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突起。
在所述出渣筒本体外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突起。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出渣筒的卡装结构,包括上壳体、下壳体和出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通过转轴及扭簧枢接在下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 述出渣筒外表面为二级阶梯状,且在所述出渣筒的下侧设有卡槽,在所述出渣筒的周向至少设有两个导向柱,在所述导向柱上安装有螺钉,且在所述导向柱和螺钉之间套置有压簧和垫片,
对应地,在所述上壳体上设有出渣筒安装孔,所述出渣筒内端安装在安装孔中,且所述垫片卡设在上壳体中;
对应地,在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扣。
在所述出渣筒本体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突起。
在所述出渣筒本体外侧设有向上延伸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中的出渣筒与上下壳体之间为卡接,可以实现快速拆卸,非常方便。同时突起的存在,利用出渣筒的突起流出碎渣和油,直接流入接渣盒,可以使得少量的油滴不发生横向流动,避免污染机子。榨完,用手拉出渣筒,压缩压簧,出渣盖的卡扣与机子卡扣分离,出渣口与榨膛分离,漏斗可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2为出渣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装结构过程之一;
图4为卡装结构过程之二;
图5为卡装结构过程之三;
图中:1上壳体,11转轴及扭簧,2下壳体,21卡扣,3出渣筒,31卡槽,32导向柱,33压簧,34螺钉,35垫片,36突起,4榨膛,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
一种家用榨油机的出渣筒及卡装结构,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和出渣筒3,上壳体1通过转轴及扭簧11枢接在下壳体2上。出渣筒3为注塑件,其 内内端与榨膛4进行接触,承接来自榨膛出渣口的渣料,其外端为出渣端。出渣筒3外表面为二级阶梯状,内表面为通孔。在出渣筒的下侧设有卡槽31,对应地,在下壳体2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卡扣21,这样两者之间可以通过卡槽和卡扣进行卡接配合。
在出渣筒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导向柱32,导向柱上套置压簧33,在导向柱顶部安装一螺钉34,并在螺钉上套置一个垫片35,在导向柱和螺钉之间形成压缩结构。对应地,在上壳体上设有出渣筒安装孔,出渣筒内端安装在安装孔中,且垫片部位卡设在上壳体中,这样;出渣筒和上壳体之间形成了一体,通过向外扯动出渣筒,出渣筒和上壳体之间形成一个微动。
为方便操作,在出渣筒本体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突起36和向上延伸的突起。其中的向下延伸的突起,兼有收集渣油残液的功能。
过程是这样的,
如图3,垫片和压缩弹簧通过螺钉锁紧在出渣盖上,出渣口与榨膛出渣位置对接,松开出渣筒,出渣筒和下壳体之间卡扣在一起。
如图4、图5,用手拉动出渣筒,图3、图4中箭头表示手拉动方向,压簧开始压缩,出渣筒上的卡槽与下壳体上的卡扣分离,出渣口与榨膛出渣位置分离,上壳体即可自动打开。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森健,未经杨森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5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榨油机
- 下一篇:车顶棚垫块粘贴专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