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2747.9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宏波;王子阳;李时武;王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宏波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104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连续 墙槽段 接缝 防渗 堵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铁车站等深基坑工程中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地铁车站等深基坑工程日益增多。在各种基坑维护方法中,地下连续墙由于其整体性好、刚度大、位移控制效果好等突出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地下连续墙就是预先进行成槽作业,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及形状的槽段,在槽段内放入预制好的钢筋笼,并浇注混凝土建成墙段,如此连续施工,各墙段相互连接构成一道完整的地下墙体。
由于受到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限制,地下连续墙成槽时相邻两幅墙垂直度控制存在偏差,降低了接缝位置的防渗能力;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泥浆护壁,槽段接缝位置会残存部分泥皮、泥渣,从而在水压作用下,会形成渗漏的通道;由于清槽不到位,沉渣厚度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浇筑时,部分沉渣也会被推挤至槽段接缝位置,从而也导致夹泥渗水。因此,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位置渗水是常见的问题,也给工程的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目前,工程中常用的防渗堵漏方法主要包括在槽段接缝处外侧打高压旋喷桩,该方法占用施工场地、影响工期、工程造价高;对于局部点漏,清除表面并凿毛,采用聚氨酯等材料堵漏;对于较大面积的线漏,对漏水处进行割缝与剔槽,凿毛后在沟槽处放置塑料管进行引流 ,并用封缝材料进行封堵。后两种方法,无法修复地下连续墙内部缺陷,封堵效果较难达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改善上述技术现状,提供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堵漏简便且可循环使用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其中,包括有依次连接形成注浆管的注浆接管、注浆软管以及特制定位防护专用钢套筒(以下简称钢套筒),注浆接管上均布有注浆孔,钢套筒间隔固定于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的钢筋笼的基坑侧,注浆软管的一端置于对应的钢套筒内,其另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注浆接管连接配合,注浆接管与所述钢筋笼固定配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钢套筒与钢筋笼焊接固定。
上述的注浆接管与钢筋笼绑扎固定。
上述的注浆软管折成U型置于对应的钢套筒内。
上述的注浆接管的内径为8mm,外径为10mm,长度为2m。
上述的注浆软管的内径为8mm,外径为10mm,长度为50cm至70cm。
上述的三通接头为注浆管专用接头。
上述的钢套筒为特制定位防护专用钢套筒。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作地下连续墙钢筋笼;
步骤二、将注浆接管通过三通接头依次连接形成注浆管,并在每个三通接头处连接上注浆软管,该注浆软管的另一端置于对应的钢套筒中而构成防渗堵漏装置;
步骤三、将防渗堵漏装置与钢筋笼连接固定,钢套筒与钢筋笼焊接固定,注浆接管与钢筋笼绑扎固定;
步骤四、将固定有防渗堵漏装置的钢筋笼依次吊装到位;
步骤五、浇筑混凝土,待相邻两幅地下连续墙混凝土凝结后,在顶部注浆口采用高压注浆系统注浆完成施工;
步骤六、在基坑开挖后,若发现某槽段接缝位置发生渗水,可找到相应位置附近的钢套筒,取出注浆软管,进行高压注浆堵漏,堵漏方便、快捷;
上述的防渗堵漏装置的埋置长度为地下连续墙顶标高至基坑底部标高以下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堵漏装置通过注浆接管、三通接头以及注浆软管连接形成注浆通道,结构简单,注浆软管间隔设置且置于对应的钢套筒中,使注浆软管的自由端分布于地下连续墙的不同深度,方便不同位置的堵漏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防渗堵漏装置施工时,先将装置的各部件连接,再与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固定配合,并与钢筋笼一起吊装到位预埋于地下,施工十分方便;
本实用新型为内注浆系统,可有效封堵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的内部裂缝,且对主体结构不产生破坏,具有成本低、可循环利用、防渗堵漏效果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连续墙槽段接缝处防渗堵漏装置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Ⅱ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宏波,未经董宏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2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