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896.7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鸣荣;童毅;秦静艳;王正金;潘晓明;周玲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圣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杨小双 |
地址: | 214176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处理 高效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传统的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的主视图,图2为传统的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的俯视图,包括第一反应槽10、第二反应槽11和凝聚槽12,所述第一反应槽10、第二反应槽11和凝聚槽12内均安装有搅拌机13,且所述第一反应槽10、第二反应槽11和凝聚槽12的进水端均设置有一导流板14,被处理水的正常自流速度为2m/s,流经导流板14后进入第一反应槽10,同时加入药剂使其在搅拌机13的作用下进行充分反应。被处理水在第一反应槽10中的停留时间约为15分钟,通过PH计控制加药量调整PH值至8-9。第一反应槽10中的被处理水通过自流流入第二反应槽11,此时继续加药剂,在搅拌机13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并调整PH值。第二反应槽11的被处理水流入导流板14进入凝聚槽12后,在导流板14中加入PAM高分子助凝剂形成凝聚体,在搅拌机13的作用凝聚体充分接触凝结形成更大的矾花。传统设计存在的缺陷是部分被处理水经过导流板后,未能与药剂发生充分反应,而直接流入下一槽体,影响了水处理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其能够使药剂和被处理水在进入下一槽体前进行充分反应,提高了水处理的质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存在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其包括若干个反应槽和至少一个的凝聚槽,所述反应槽和凝聚槽内均安装有搅拌机,其中,所述反应槽和凝聚槽的进水端均设置有至少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前端导流板,且所述反应槽和凝聚槽的出水端均设置有至少一块后端导流板。
特别地,所述反应槽设置个数为两个,包括第一、二反应槽,所述凝聚槽设置为一个。
特别地,所述反应槽和凝聚槽的进水端均设置有第一、二两块前端导流板,所述第一前端导流板的底部和第二前端导流板的顶部与槽体之间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反应槽和凝聚槽的出水端均设置有一块后端导流板,所述后端导流板的底部与槽体之间设置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增加了两块导流板,从而使水流的走向呈现W型,能够使药剂和被处理水在进入下一槽体前进行充分反应,有效提高处理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的主视图;
图2为传统的用于水处理的处理槽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1提供的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用于水处理的高效处理槽包括第一反应槽20、第二反应槽21和凝聚槽22,所述第一反应槽20、第二反应槽21和凝聚槽22内均安装有搅拌机27,所述第一反应槽20、第二反应槽21和凝聚槽22内的进水端均设置有两块平行间隔布置的第一前端导流板23和第二前端导流板24,所述第一前端导流板23的底部和第二前端导流板24的顶部与槽体之间设置有出水口25,且所述第一反应槽20、第二反应槽21和凝聚槽22内的出水端均设置有一块后端导流板26,所述后端导流板26的底部与槽体之间设置有出水口25。
工作时,被处理水与药剂同时流入第一前端导流板23,在第二前端导流板24的阻拦下,被处理水在第二前端导流板24的上部出水流入第一反应槽20,在搅拌机27的作用下进行充分反应。因水自重原因,被处理水由上至下进入后端导流板26,并通过反应槽20上部出水口25流入第二反应槽21。依该种方式被处理水依次流经第二反应槽21和凝聚槽22进行处理。从而使水流的走向呈现W型,能够使药剂和被处理水在进入下一槽体前进行充分反应,有效提高处理质量。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圣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未经苏圣科技(无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8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生物转盘
- 下一篇:用于与构件相连的套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