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镭射标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5306.4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9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耀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鼎光电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雷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标线 | ||
1.一种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机构,该壳体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壳本体与至少一个前盖,该前盖与壳本体相结合固定,该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前盖设有一出光口;
一固定座组件,该固定座组件设置于该壳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固定座组件内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与一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座,且该第二固定座位于该前盖与第一固定座之间;
一光源,该光源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一端;
一聚焦镜,该聚焦镜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又该光源位于该聚焦镜的光轴上;
一棱镜,该棱镜安装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该棱镜靠近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入光部,该棱镜远离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出光部,该入光部的截面具有一圆弧段,且该圆弧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直线段,并令该入光部的圆弧段中间点到出光部中间点之间形成一棱镜轴,又该棱镜的棱镜轴与该聚焦镜的光轴相叠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聚焦镜所产生的点光的直径大于等于该圆弧段其两个端点之间的联机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聚焦镜所产生的点光的直径小于该圆弧段其两个端点之间的联机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壳本体与前盖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令位于其中一个壳本体前方的另一个壳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入光口,且该入光口的位置与其前、后两个前盖的出光口的位置相对应。
5.一种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机构,该壳体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壳本体与至少一个前盖,该前盖与壳本体相结合固定,该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前盖设有一出光口;
一固定座组件,该固定座组件设置于该壳本体的容置空间内,该固定座组件内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与一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座,且该第二固定座位于该前盖与第一固定座之间;
一光源,该光源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一端;
一聚焦镜,该聚焦镜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又该光源位于该聚焦镜的光轴上;
一棱镜,该棱镜安装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该棱镜靠近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入光部,该棱镜远离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出光部,该入光部的截面具有一圆弧段,且该圆弧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直线段,并令该入光部的圆弧段中间点到出光部中间点之间形成一棱镜轴,又该棱镜的棱镜轴与聚焦镜的光轴相平行,且该棱镜轴偏移该光轴一间距。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座设有一第一透孔,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第二透孔,又该第一透孔的位置与第二透孔的位置相对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壳本体与前盖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令位于其中一个壳本体前方的另一个壳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入光口,且该入光口的位置与其前、后两个前盖的出光口的位置相对应。
8.一种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壳体机构,该壳体机构包含有至少一个壳本体与至少一个前盖,该前盖与壳本体相结合固定,该壳本体内具有一容置空间,该前盖设有一出光口;
一固定座组件,该固定座组件设置于该壳本体其容置空间内,该固定座组件内包含有一第一固定座与一位于该第一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座,且该第二固定座位于该前盖与第一固定座之间;
一光源,该光源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一端;
一聚焦镜,该聚焦镜安装于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又该光源位于该聚焦镜的光轴上;
一棱镜,该棱镜安装于该第二固定座上,该棱镜靠近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入光部,该棱镜远离光源的一侧具有一出光部,该入光部的截面具有一圆弧段,且该圆弧段的两端分别延伸有一直线段,并令该入光部的圆弧段中间点到出光部中间点之间形成一棱镜轴,又该棱镜的棱镜轴与聚焦镜的光轴相交而具有夹角。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座设有一第一透孔,该第二固定座设有一第二透孔,又该第一透孔的位置与第二透孔的位置相对应。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镭射标线机,其特征在于,该壳本体与前盖的数量均为两个,并令位于其中一个壳本体前方的另一个壳本体的底部设有一入光口,且该入光口的位置与其前、后两个前盖的出光口的位置相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鼎光电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上鼎光电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3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纤光栅传感器解调系统
- 下一篇:轮胎模具中套向心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