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户接口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5504.0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千行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02 | 分类号: | H04Q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 接口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接口系统。
背景技术
用户电路是通讯设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电路单元。传统的用户电路经历了以下演变过程:首先是厚膜电路时代,20世纪90年代前后,我国的通讯设备由发达国家引进,以厚膜工艺为特征的、包含部分用户电路功能的模块(通常称为厚膜用户接口电路)曾大量应用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等通讯设备,后来,由于其用量的猛增,对其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上的许多知名半导体公司花大气力,研发出功能强大、参数易于用软件调节和控制的专用芯片,此种研发呈现明显的基础研发特征。
在产业实践中,现有技术存在如下问题:用户电路内置了雷击和电力线搭接防护电路,用户盘上的高电压、大电流的线条太多,排版困难;用户电路内无内置电源,要求用户盘集中统一供电,一旦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分析处理都不如分散供电灵活;用户电路为固定长方形结构,不能适应不同尺寸排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用户接口系统,调整保护电路、增加内置电源,以能够灵活排版和供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用户接口系统包括保护模块与用户接口模块;所述保护模块外置于所述用户接口模块,连接于所述用户接口模块与话机之间,包括至少一个保护电路;所述用户接口模块包括内置电源转换器、至少一个集成电路芯片、SPI接口与PCM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通道接口与所述保护电路的数量均为八个。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电路过压保护芯片与自动恢复保险丝,所述自动恢复保险丝连接于所述话机与所述过压保护芯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接口模块呈正方形。
上述用户接口系统,外接保护电路,减少了用户盘上的高电压、大电流走线,使得排版考虑的因素大幅下降,可靠性大幅提高;内置电源转换电路,使得一旦出现故障或者损坏,分析处理范围可以缩小在单个模块内,为使用带来方便;正方形用户接口模块结构,使得适应不同尺寸的用户盘排版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用户接口系统的模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用户接口系统中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是用户接口系统的模块图。该用户接口系统包括保护模块200与用户接口模块100。保护模块200外置于用户接口模块100,连接于用户接口模块100与话机之间,包括至少一个保护电路。用户接口模块100包括内置电源转换器10、至少一个集成电路芯片、串行外围设备(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接口20与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30。用户接口模块100包括至少一个用户通道接口。用户通道接口与保护电路一一对应。保护电路通过用户通道接口连接至用户接口模块100。用户通道接口与保护电路的数量均为八个。内置电源转换器10包括48V转换为30V的转换电路与48V至90V的转换电路。用户接口模块100呈正方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户接口模块100型号为QX38131,是一种八通道(也叫内线模块或者远端模块)。模块采用的主芯片为LE88266。模块在工艺上对主芯片有散热措施,以加强散热。内置电源变换。模块只需外接-48V和+3.3V,主芯片所需各种电压(-90V、-30V)由内置电源变换提供。并且,其值可以通过SPI进行微调(5V/档)。内置内线测试、外线测试(即自诊断)功能,几乎所有指标均可通过SPI口编程调整和设置,如:二线端口阻抗,AD、DA双方向点电平增益,馈电电压、电流,振铃频率、电压、电流,计费脉冲,摘挂机检测阈值,来电显示信号电平等等。适用范围:交换机、调度机、光端机、语音卡、无线公话系统、语音网关系统、EPON终端等。60mm*60mm*16.5mmMAX,双列直插38脚,脚间距2.54mm。
请参阅图2是用户接口系统中保护电路的电路图。保护电路过压保护芯片与自动恢复保险丝,自动恢复保险丝连接于话机与过压保护芯片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千行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千行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5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