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体吸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204.6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朝晖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蕾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体 吸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吸收装置。
背景技术
井下爆破、矿石氧化与自燃、坑木腐烂、井下火灾等都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等。因此,我国对矿井安全规程规定:矿内空气一氧化碳的浓度不得超过0.024%(按体积计算)、按体积计算不得超过0.03mg/l。爆破后,风机连续运转的条件下,一氧化碳浓度降至0.02%时,就可进入工作面;矿内空气氮氧化合物不得超过0.00025%;矿内空气硫化氢的含量不得超过0.00066%;矿内空气二氧化硫的含量不得超过0.0005%。
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通风,不断地向井下各作业地点供给足够数量的新鲜空气,稀释和排除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放射性气体和粉尘,调节矿内气候条件,造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保证井下工人安全条件,提高工人劳动生产率;或对瓦斯气体抽放,对煤层或围岩中存在的大量高浓度瓦斯,采用抽放的方法,既可以减少井下瓦斯涌出,减轻通风压力,抽到地面的瓦斯还能加以利用。与此同时,配合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煤矿井下瓦斯、CO浓度、温度、风速的动态监控,完善紧急情况下及时断电撤人制度;配合人员定位系统,准确掌握各个区域作业人员的情况;配合救生舱、避难硐室等紧急避险系统,实现井下灾害突发时的安全避险;配合压风自救系统,确保灾变时现场作业人员有充分的氧气供应;配合供水施救系统,在灾变后为井下作业人员提供清洁水源或必要的营养液;配合通信联络系统,实现井上井下和各个作业地点通信通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能够有效吸收有害气体。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1包括如 下结构:中空封闭的内填充层2,内填充层外设置n层中间填充层3,最外面设置外填充层4,其中任意相邻两层的外层将内层封闭包裹其中并在两层之间形成空腔,任意相邻两层的外表面积比为1:2~1:9,所述外填充层和其相邻的中间填充层形成的空腔填充干燥剂,其他相邻两层中间形成的空腔及所述内填充层内填充气体吸附剂,其中n为1~5的整数。
本实用新型的任意相邻两层的外层将内层封闭包裹其中应当理解为,最内层的中间填充层将内填充层封闭包裹其中,中间填充层从最外层的中间填充层起依次将其相邻的靠近内填充层的中间填充层封闭包裹其中,外填充层将最外层的中间填充层封闭包裹其中。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附剂为比表面积为300~1500m2/g的气体吸附剂。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内填充层容积为2000~3000cm3,其他相邻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厚度为2~3cm。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附剂为现有技术材料,譬如:一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氮吸附剂、二氧化硫吸附剂、硫化氢吸附剂、氨气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剂等以及水蒸气吸附剂。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进一步优选n为3。
其更具体可以为:活性炭、沸石、分子筛、硅胶、氧化铝、天然粘土或石灰石。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干燥剂为硅胶或氢氧化钙。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当n为3时,所述内填充层内填充二氧化碳吸附剂,内填充层和其相邻的中间填充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填充一氧化碳吸附剂,相邻的中间填充层之间形成的空腔由内向外依次填充硫化物吸附剂和活性碳。
本新型所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一氧化碳吸附剂、硫化物吸附剂均为前面所述现有技术物质,譬如二氧化碳吸附剂为活性碳,一氧化碳吸附剂为沸石,硫化物吸附剂为石灰石。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为球形、正方体或椭圆体。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所述气体吸收装置为球形,所述内填充层半径为5cm~15cm。
根据本新型所述的气体吸收装置的内填充层和外填充层可以为现有技术材料,譬如硬质材料或软质材料制成;更具体譬如可以为无纺布。
所述气体吸收装置,其应用的温度为温度在-10摄氏度至50摄氏度,优选25摄氏度。
将本实用新型的气体吸收装置置于矿井内适宜位置,可以有效的对毒害气体进行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朝晖,未经王朝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2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分散机
- 下一篇:一种防水卷材生产油烟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