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系统及机顶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679.5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3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徐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H04N21/43;H04N21/443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邵新华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面 数字 电视广播 信号 接收 系统 机顶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接收和处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的系统电路设计以及采用所述系统电路设计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是广播电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不仅克服了模拟无线电视易受干扰、图像质量差、有重影的缺点,还可以在一个电视频道内传送多达8套的电视节目,极大提高了无线频谱的利用率。地面数字电视带来的更大变化是,可以在移动状态下稳定地接收到高质量的电视节目信号,从而使得车载电视、便携式手持电视成为可能。
自2006年以来,数字电视地面广播的国家标准发布以后,适用于国标地面广播标准的调谐器陆续出现。由于前期的标准以及市场的不确定性,各个厂家生产的调谐器的类型五花八门,适用的频段、调谐器封装的大小、调谐器引脚的位置以及定义方式等也是多种多样。这就导致机顶盒和一体机生产厂家在产品的前期开发阶段,需要针对各种类型的调谐器进行系统电路的兼容性设计,不仅工作量大,研发周期长,而且也受限于系统电路板的布局以及产品的结构。
随着数字芯片技术的发展,适用于国标地面接收系统的解调芯片的面积越来越小,所需的外围电路越来越简单,由此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系统电路板的面积。但是,由于调谐器部分一直延续以前的设计,因此使得调谐器部分的设计成为制约产品形态的瓶颈。并且,不同厂家生产的调谐器,由于前期设计的不一致,一旦更换调谐器或者解调芯片就需要重新布板,再重新装件,操作起来非常麻烦,浪费了很多调试时间,导致研发周期延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系统,通过采用小尺寸封装的调谐器进行系统电路的整体设计,从而在节省电路板面积的同时,使得系统的整体设计方案以及产品机壳的选择更加灵活。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系统,在系统的电路板上设置有电源电路、调谐器、解调芯片和主解码芯片,所述调谐器为硅调谐器或者封装结构与硅调谐器完全兼容的CAN调谐器;所述调谐器接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并转换成差分中频信号后,传输至解调芯片以解调生成TS数据流;所述主解码芯片接收解调芯片输出的TS数据流,并解码生成复合视频信号和音频信号,通过音视频输出接口输出。
由于当选用不同类型的调谐器焊接在电路板上时,不同的调谐器需要不同的工作电源。为了满足不同调谐器的不同供电要求,提高电路板设计的兼容性,在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用于焊接所述调谐器的焊接装配区,在所述焊接装配区中针对调谐器的各路引脚布设有与之一一对应的焊盘,其中用于焊接调谐器的电源引脚的焊盘分别通过第一选通器件连接第一直流电源,通过第二选通器件连接第二直流电源;所述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分别为所述硅调谐器和CAN调谐器所需的不同工作电源。
优选的,所述第一选通器件和第二选通器件优选采用零电阻或者跳线器,实现不同调谐器与不同直流电源的选择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源电路中设置有第一稳压芯片,所述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第一直流电源,将第一直流电源转换成第二直流电源通过第一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输出。
又进一步的,在所述电源电路中还设置有第二稳压芯片,所述第二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第二直流电源,将第二直流电源转换成第三直流电源通过第二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输出;所述第二直流电源和第三直流电源对应连接解调芯片的不同供电管脚。
针对解调芯片以及不同类型调谐器的实际供电需要,设置所述第一直流电源为5V,第二直流电源为3.3V,第三直流电源为1.2V。
优选的,通过所述调谐器输出的差分中频信号优选经由匹配滤波电路传输至所述的解调芯片。
再进一步的,所述解调芯片的I2C总线管脚通过上拉电路和滤波电路连接调谐器的I2C总线引脚,传输控制信号。
为了对调谐器进行增益控制,将所述解调芯片的中频增益控制管脚通过上拉电路和滤波电路连接调谐器的增益控制引脚,传输增益控制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宽带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柄式全键盘遥控器
- 下一篇:一种语音控制机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