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9689.2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11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成;王心宏;李晓雷;冯秀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7/2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桥 转动 后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属双驾驶室客车动力传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所谓的双头驾驶室结构仅存在于地铁、铁路交通运输上,这是因为地铁与铁路均使用轨道作为运输工具的运营辅助工具,在一定范围内制约了所运营车辆的换向运营模式,诸如我国现正广泛使用的动车组。但动车组鉴于各个车厢之间灵活的连接方式,双头驾驶室分别布置了独立的操作安全系统进行相关驾驶操作。然而,双头驾驶室客车作为一个整体式结构,无法实现一个驾驶室配备一个单独操作系统的运行方式,因这不仅会增加整车负重,加大线束布置难度,而这同时也给整车运营性能造成了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解决双头驾驶室客车前后桥转向互不干涉,保证双头驾驶室客车的正常运营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由转向机1、主油缸2、对中油缸3、储能器4、锁止开关5和转向直拉杆6组成。转向机通过油管与主油缸相连,主油缸通过油管与对中油缸相连;在主油缸与对中油缸的管路上连接有储能器和锁止开关;转向机通过转向直拉杆连接转向前桥;对中油缸活塞杆连接转向后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转向机1利用转向直拉杆6同转向前桥相连接,使得转向机1在获得转向动力时,因为中间直拉杆的牵引作用,带动转向前桥进行转向作业。储能器4在于提高前桥转向对后桥转向的牵引作用力。5为转向锁止开关,在1转向机运动带动前桥转向时,5通过感应,实行对后桥转向的锁止,达到实现前桥转向、后桥锁止的目的,保证双转向系统的互不干涉。2为主油缸、3为对中油缸分别就转向动力作用提供油路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双头驾驶室客车安装前桥转向、后桥锁止的结构后,可以减少双头驾驶室客车因过多装备带来的整车负重增加,实现双头驾驶室客车在驾驶员更换驾驶室操作时前后桥转向工作系统的互不干涉模式,解决双头驾驶室客车倒车换向操作难题,为整车保有良好的运营性能提供保证。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双驾驶室客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图号:1是转向机;2是主油缸;3是对中油缸;4是储能器;5是锁止开关;6是转向直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双驾驶室客车上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前桥转动,后桥锁止的机构由转向机1、主油缸2、对中油缸3、储能器4、锁止开关5和转向直拉杆6组成。转向机1通过油管与主油缸2相连,主油缸2通过油管与对中油缸3相连;在主油缸2与对中油缸3的管路上连接有储能器4和锁止开关5;转向机1通过转向直拉杆6连接转向前桥;对中油缸3活塞杆连接转向后桥。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转向机1利用转向直拉杆6同转向前桥相连接,使得转向机1在获得转向动力时,因为中间直拉杆的牵引作用,带动转向前桥进行转向作业。储能器4在于提高前桥转向对后桥转向的牵引作用力。5为转向锁止开关,在1转向机运动带动前桥转向时,5通过感应,实行对后桥转向的锁止,达到实现前桥转向、后桥锁止的目的,保证双转向系统的互不干涉。2为主油缸、3为对中油缸分别就转向动力作用提供油路保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凯马百路佳客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96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前围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助力转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