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碱式滴定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054.4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3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裴红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红云 |
主分类号: | G01N31/18 | 分类号: | G01N31/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滴定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实验器材,特别是一种碱式滴定管。
背景技术
酸碱滴定是基础化学领域常用的实验与检测手段,长久以来,实验室使用的碱式滴定管的结构和形状一直为传统结构,包括管体和管头,其中管头又由胶管、玻璃球以及滴嘴组成。其控制标准液滴定的原理是,挤压玻璃球附近的胶管,胶管内壁与玻璃球之间形成一定的空腔以允许滴定管内的标准滴定液通过。在滴定时需要实验人员的手长时间挤压胶管操作繁杂困难,同时为了保证滴定的精确性,需要在滴定开始前便把滴定管内的残余气泡排除干净,但是传统的碱式滴定管胶管的弹性和柔性,气泡排除操作较为困难,特别是对初学者而言,排除气泡是一项难以实现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结构简单,能够高效排除滴定管内的残留气泡,降低了碱式滴定管的操作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包括管体、滴定头、玻璃球、柔性胶管以及排气嘴,所述排气嘴为U型,所述排气嘴的一端为玻璃尖嘴,所述排气嘴的另一端为具有锥形空腔的接头,所述接头的锥形空腔与滴定头的头部相适应,所述接头套设在滴定头的头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U型排气嘴,利用气液密度差异以及压力平衡能够高效排除滴定管内的残留气泡,操作方便简单,降低了碱式滴定管的操作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的一种改进,所述接头和滴定头的连接部均为磨砂结构。本改进通过设置的具有磨砂结构的接头和滴定头,使得接头和滴定头的连接处的粘接能力和密封性更好,从而既方便了碱式滴定管操作,又能够防止管内滴定液泄漏,提高了滴定管的实用性和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的又一种改进,所述玻璃尖嘴的高度至少高于滴定头的头部下端的高度。本改进通过设置玻璃尖嘴的高度至少高于滴定头的头部下端的高度,使得碱式滴定管更有利于排除残余气泡,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实验过程中快速地排除滴定管内的残余气体,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管体; 2、滴定头; 3、玻璃球;
4、柔性胶管; 5、排气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包括管体1、滴定头2、玻璃球3、柔性胶管4以及排气嘴5,所述排气嘴5为U型,所述排气嘴5的一端为玻璃尖嘴,所述排气嘴5的另一端为具有锥形空腔的接头,所述接头的锥形空腔与滴定头2的头部相适应,所述接头套设在滴定头2的头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的U型排气嘴,利用气液密度差异以及压力平衡能够高效排除滴定管内的残留气泡,操作方便简单,降低了碱式滴定管的操作难度,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接头和滴定头2的连接部均为磨砂结构。通过设置的具有磨砂结构的接头和滴定头,使得接头和滴定头的连接处的粘接能力和密封性更好,从而既方便了碱式滴定管操作,又能够防止管内滴定液泄漏,提高了滴定管的实用性和使用安全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玻璃尖嘴的高度至少高于滴定头2的头部下端的高度。通过设置玻璃尖嘴的高度至少高于滴定头的头部下端的高度,使得碱式滴定管更有利于排除残余气泡,降低了操作的难度。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碱式滴定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在实验过程中快速地排除滴定管内的残余气体,降低了操作难度,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技术手段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红云,未经裴红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子母式病房物品防盗装置
- 下一篇:环境污染物检测取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