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垫、减震装置及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158.5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8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兰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装置 家用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震垫、减震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的电机工作时振动非常大,以除湿机为例,在现有技术中,除湿机水泵的减震脚垫在隔离水泵电机振动的振动时基本上没有效果,导致除湿机水泵工作时整机会产生持续的并且十分难听的噪声,降低了用户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震垫、减震装置及家用电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减震垫的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减震垫,用于电机缓冲电机震动和降低噪音,该减震垫包括具有弹性的减震薄层,减震薄层的中部设有电机安装部,电机安装部的形状与电机的端部形状相适配,减震薄层的端部设有固定部,减震薄层还设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围绕电机安装部设置,沿减震薄层的厚度方向,第一凸缘的中部高度小于第一凸缘的端部高度。
进一步地,第一凸缘的侧面外轮廓呈凹形曲线状。
进一步地,减震薄层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第一凸缘。
进一步地,第一凸缘的侧面外轮廓呈双曲线状。
进一步地,双曲线的弦高与弦长之比为1/12~1/6。
进一步地,固定部具有固定凹槽。
进一步地,固定部与电机安装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地,第一凸缘的端部与固定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在减震薄层的顶端和/或底端设有固定部。
进一步地,沿减震薄层的边缘设有第二凸缘。
进一步地,电机安装部设有加强筋,加强筋分别与减震薄层和第一凸缘相连接。
进一步地,沿电机安装部的轴向方向,在电机安装部上设有减震孔。
进一步地,减震孔为腰形盲孔,减震孔的数量为2至6个。
进一步地,电机安装部的第一端部沿减震薄层的正面方向设置,电机安装部的第二端部沿减震薄层的背面方向设置。
进一步地,沿减震薄层的厚度方向,电机安装部的第一端部高度大于电机安装部的第二端部高度。
进一步地,沿减震薄层的厚度方向,电机安装部的第二端部的高度与减震薄层背面的第一凸缘的中部高度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包括两个减震垫,在电机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减震垫,减震垫为上述任一方案中的减震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壳体、电机和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为上述方案中减震装置,电机通过该减震装置悬浮地安装在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减震垫的减震薄层在轴向和径向均具有较强的弯曲变形能力,在减震薄层上设有第一凸缘,第一凸缘围绕电机安装部设置,该第一凸缘的中部高度小于其端部的高度,使得第一凸缘中部的轴向弯曲变形能力较高。电机安装部与电机的端部连接接触,电机产生轴向震动和径向震动传递到减震垫上,这些震动通过减震薄层和第一凸缘的弯曲变形来吸收和消化,由使得传递到减震薄层端部的固定部的震动大大降低,进而实现缓冲电机震动和降低震动噪声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减震装置,包括2个上述方案中的减震垫,分别设在电机的两端,实现缓冲电机震动和降低震动噪声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家用电器,包括壳体、电机和减震装置,该减震装置为上述方案中减震装置,电机通过该减震装置悬浮地安装在壳体上,电机在工作时产生的各个方向的振动被减震装置有效的消耗和隔离掉,实现家用电器整机的隔振降噪。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减震垫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减震垫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一的减震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减震垫的主视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减震垫的侧视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二的减震垫的立体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家用电器的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减震薄层,2、电机安装部,21、第一端部,22、第二端部,23、减震孔,3、第一凸缘,4、第二凸缘,5、固定部,51、固定凹槽,52、间隙,6、穿线孔,7、加强筋,100、第一减震垫,200、第二减震垫,300、电机,301、电机左端部,302、电机右端部,400、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1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用玻璃钢挡风板的灯泡式水轮机冷却通风结构
- 下一篇:电动车电机防水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