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215.X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1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慧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H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室外 热气 循环 制热 冷气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气系统,尤其是一种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的冷气机仅具有冷气的功能,而冷气机在运转时所产生的热气直接排放至空气中,不仅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会产生温室效应,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供应家中热水的使用,大都装设有煤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而随着能源的供给越来越短缺,煤气及电能的价格日益高涨,且运用煤气的燃烧产生热水,易产生二氧化碳的排放,且煤气容易外露,若使用不当易造成一氧化碳的中毒。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 达到节能減碳功效,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包括室外机、室内机及热水桶,其中,该室外机内设有压缩机及冷凝器,该压缩机上设有回风管及高压管,该回风管连接至室内机,该回风管上有低压逆止阀,该高压管连接至热水桶,该冷凝器内设有冷凝管,而室内机设有出风管,该出风管连接至室外机的冷凝器上,该出风管上有高压逆止阀及电子膨胀阀,该电子膨胀阀与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热水桶另设有与室外机的冷凝器连接的导管,该热水桶上设有入水管及出水管,该热水桶内另设有加热器,由室外机内的压缩机将低压低温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经由高压管输送至热水桶内,借由高压管表面的高温,可将热水桶内的水加热,该高压管内的高温气态冷媒经过该热水桶内,会被热水桶内的水冷却,并由导管导引至室外机的冷凝器内的冷凝管,该冷凝管内的冷媒再经冷凝器的冷却,该冷却后的冷媒经出风管输送至室内机,即可吹送出冷风,达到冷房效果,而热水桶内的热水则可有出水管导引至欲使用热水的地方使用,当热水桶内无水时,则由入水管将水注入热水桶内,借由如此的循环系统,可在使用冷气的同时,对热水桶内的水加热,提供热水使用,可将原本须排至空气中的热能再利用,达到能源再利用,除了可提供冷气到室内,并可同时供给热水,而于出风管上设有电子膨胀阀及电路板,借由该电路板可控制电子膨胀阀的阀口大小,当不使用热水时,可将电子膨胀阀的阀口口径缩小,输送至室内机的出风管内的冷媒则可以喷远,所产生的温度则可较低,可快速达到冷房的功效,而欲使用热水时,因由压缩机将低压低温的气态冷媒压缩成高压高温的气态冷媒输送至热水桶内,借由热水桶内的冷水先行冷却降温后,再输送至冷凝器冷却,故冷媒的温度已大幅降低,此时,因无须再加强冷媒的冷度,故可借由电路板的控制将电子膨胀阀的阀口口径变大,使冷媒的流量较大,同样可达到快速降温的功效,若欲单独使用热水而不使用冷气时,仅须以热水桶内的加热器予以加热,即可提供热水使用,如此,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可充分有效的利用能源,达到节能减碳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 达到节能減碳功效,为人们提供了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图中 1.室外机,2.室内机,3.热水桶,10.压缩机,11.冷凝器,12.回风管,13.高压管,14.低压逆止阀,15.冷凝管,20.出风管,21.高压逆止阀,22.电子膨胀阀,23.电路板,30.导管,31.入水管,32.出水管,33.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一种利用室外机热气循环产制热水的冷气系统,包括室外机1、室内机2及热水桶3,其中,该室外机1内设有压缩机10及冷凝器11,该压缩机10上设有回风管12及高压管13,该回风管12连接至室内机2,该回风管12上有低压逆止阀14,该高压管13连接至热水桶3,该冷凝器11内设有冷凝管15,而室内机2设有出风管20,该出风管20连接至室外机1的冷凝器11上,该出风管20上有高压逆止阀21及电子膨胀阀22,该电子膨胀阀22与电路板23电性连接,该热水桶3另设有与室外机1的冷凝器11连接的导管30,该热水桶3上设有入水管31及出水管32,该热水桶3内另设有加热器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慧,未经刘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2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线检测发动机振动传感器特性的方法
- 下一篇:气动颈腰椎矫正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