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缝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0964.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励金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山康丽针织厂 |
主分类号: | D05B65/06 | 分类号: | D05B6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7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平缝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平缝机,属于缝纫用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的上下综合送料平缝机大多都在针板下方安装有一剪线机构,然后通过电脑控制电磁铁和电机,在缝纫终止后自动剪断底线及面线,完成本次工序的缝纫工作,这种平缝机比普通的平缝机工作效率以及缝纫质量都有较大提高,而且降低了劳动强度。但是这种平缝机在连续的缝纫工作中,由于底线和面线都是在针板下一次性剪断的,所以就会造成机针上面线的余线线头处于压脚的下方,而在进行第二次缝纫时,必须用手将面线线头挑至压脚的上方,这样才能使面线线头在梭头勾线时被带到缝料下方,并随缝纫线迹一起织于缝料中,如果不将面线线头挑至压脚的上方,在第二次缝纫时,由于压脚将面线线头压紧,缝料上方起缝处将留有一段较长的面线线头,从而影响缝纫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平缝机,提高了缝纫质量;通过皮带连接动力组件和动力轮,动力传递均匀,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平缝机,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台板,台板上设置有机头,其机头内部设置有压线组件,台板下部设置有送料结构;所述压线组件包括一个支杆架,支杆架上设置有拨动连杆,拨动连杆一侧设置有压线杆,压线杆顶端设置有压片;所述拨动连杆中部设置有一组电磁铁,拨动连杆与压线杆通过拨杆连接,拨杆的两端与拨动连杆和压线杆铰接;所述送料结构包括送料轮,送料轮通过托架与台板下部连接,送料轮与托架滚动连接。
优化的,上述新型平缝机,其拨动连杆中部设置有一个折弯,折弯的角度大于90度。
优化的,上述新型平缝机,其折弯的角度为110度-125度。
优化的,上述新型平缝机,其送料轮下方设置有动力轮,动力轮通过皮带连接动力组件。
优化的,上述新型平缝机,其动力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手拨轮,手拨轮设置于台板侧部。
本实用新型拨动连杆的设计使底面线被切断后,机针上的线头立即被挑到压脚上方,在第二次缝纫时,起始的面线线头就会被带入缝纫物的线迹中,使缝纫起始处没有明显的残余线头,从而提高了缝纫质量;通过皮带连接动力组件和动力轮,这样的设计使得动力传递均匀,没有顿挫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平缝机,包括支架1,支架1上设置有台板2,台板2上设置有机头3,其机头3内部设置有压线组件4,台板2下部设置有送料结构5;所述压线组件4包括一个支杆架41,支杆架41上设置有拨动连杆42,拨动连杆42一侧设置有压线杆43,压线杆43顶端设置有压片44;所述拨动连杆42中部设置有一组电磁铁45,拨动连杆42与压线杆53通过拨杆46连接,拨杆46的两端与拨动连杆42和压线杆43铰接;所述送料结构5包括送料轮51,送料轮51通过托架52与台板2下部连接,送料轮51与托架52滚动连接。
拨动连杆42中部设置有一个折弯421,折弯421的角度大于90度。
折弯421的角度为110度-125度。
送料轮51下方设置有动力轮6,动力轮6通过皮带7连接动力组件8。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动力轮6通过传动带连接有手拨轮9,手拨轮9设置于台板2侧部。
本实用新型拨动连杆的设计使底面线被切断后,机针上的线头立即被挑到压脚上方,在第二次缝纫时,起始的面线线头就会被带入缝纫物的线迹中,使缝纫起始处没有明显的残余线头,从而提高了缝纫质量;通过皮带连接动力组件和动力轮,这样的设计使得动力传递均匀、没有顿挫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其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士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条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条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属于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它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山康丽针织厂,未经象山康丽针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0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木饰面嵌贝壳饰面板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壁布或墙布的生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