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密度滚动播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2674.1 | 申请日: | 2013-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方向前;王立春;付稀厚;边少锋;高德全;贾振宇;吕端春;徐晓红;李素琴;武巍;曹文明;钟彦涛;李新全;宫忠才;于晶;李忠芹;赵洪祥;孟祥盟;张丽华;谭国波;闫伟平;孙宁;胡会军;高航;李伟堂;李德陆;柴合堂;邱冬梅;于雷;刘春光;杨健;蔡玉红;于丽莹;侯云鹏;窦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C7/06 | 分类号: | A01C7/06 |
代理公司: | 吉林市达利专利事务所 22102 | 代理人: | 杨天休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密度 滚动 播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滚动播种器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高密度滚动播种器,属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北方的农业生产中,正在推广国际流行的一种高密度种植技术,播种的株距要求在150毫米左右。但是,当前在北方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滚动播种器的株距大都在300毫米左右,不能满足高密度种植的播种或施肥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施、可进行高密度播种或施肥作业的高密度滚动播种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滚动播种器,包括滚动播种器、滚动施肥器和滚动播种施肥器,文中统称:滚动播种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高密度滚动播种器,由相同规格和结构的前滚动播种器和后滚动播种器构成,特点是在前滚动播种器转动轴和后滚动播种器转动轴的两端之间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上固定连接有相互并列的推杆,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在前滚动播种器和后滚动播种器相对应的滚动辊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同心的相同直径和相同齿数的前链轮和后链轮,前链轮和后链轮之间设有链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无需改变现有滚动播种器的基本结构,只需根据播种的株距要求和所用两个滚动播种器的工作参数,经过常规的设计、加个制作和调整,就可以实现在作业过程中前滚动播种器和后滚动播种器相间隔播种,增加播种的密度,即使后一个滚动播种器的播种位置,正好处于前一个滚动播种器两株播种位置的中部,从而达到比原滚动播种器的播种密度增加一倍的高密度播种和施肥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山区或半山区不同的坡耕地的旱田播种施肥作业中。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施、操作方便、稳定灵活、省工省力、播种施肥精准、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滚动播种器,2后滚动播种器,3连杆,4推杆,5前链轮,6后链轮,7链条,8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附图,这种高密度滚动播种器,由相同规格和结构的前滚动播种器1和后滚动播种器2构成,在前滚动播种器转动轴和后滚动播种器转动轴之间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连杆3,连杆上固定连接有相互并列的推杆4,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推杆的扶手8。在前滚动播种器和后滚动播种器相对应的滚动辊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与转动轴同心的相同直径和相同齿数的前链轮5和后链轮6,前链轮和后链轮之间设有链条7。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按实施例,选用传统的播种株距300毫米左右的两个滚动播种器实施这种高密度滚动播种器,经制作调整,高密度滚动播种器的播种株距可以在150毫米左右。经内部试用显示,这种高密度滚动播种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施,操作简便,作业稳定灵活,省工省力,齿轮链条传动播种施肥精准度高,可适应在不同的山区或半山区的坡耕地作业,为推广国际流行的高密度种植技术提供了良好的设备条件,受到试用者的好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未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2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牵引式开沟刮土平整犁
- 下一篇:复合型可防水可干烧发热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