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2799.4 | 申请日: | 2013-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险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险丰 |
主分类号: | B41F17/00 | 分类号: | B41F17/00 |
代理公司: | 小松专利事务所 11132 | 代理人: | 洪善信 |
地址: | 51459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滚筒 双面 印刷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属于印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卷布印刷机在一个主机板上没有若干印刷单元,可以进行正、背面同时印刷,比如4色印刷机;改变其工作模式可以进行正三背一、正二背二的印刷。此种印刷设备缺点是:首先,在转换时需要重新穿袋,耗时长,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其次,由于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进行正反双而印刷,印刷品容易打皱难以确保产品质量;最后,单机多色双面印刷时由于颜色较多,正面四色、背面四色、八色印刷,层叠式印刷机就需要向上安装多色组,这样操作不便利。
中国专利号:2012201508731.8公开了一种双面印刷机,依次包括印刷一面的印刷装置、第一烘干设备、印刷另一面的印刷装置、第二烘干设备,第一烘干设备和第二烘干设备为一上一下的双层结构,上述机构均设置在机体上;被印刷基材通过传送机构传送至印刷一面的印刷装置进行一面印刷,并分别通过第一烘干设备烘干被印刷基材的第一面,然后通过印刷另一面的印刷装置印刷另一面,再通过第二烘干设备烘干被印刷基材的另一面;烘干后由传送机构同步输出至下一工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正反面自动印刷,不用来回穿袋,工作效率高,印刷效果更好;操作方便;双层结构,占地面积小,节约空间。同时,增加了烘道,加快印刷机干燥,提高工作速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印刷机在印刷过程中存在效率低、操作复杂、印刷效果差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现有问题。
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其主要由第一印刷装置、第二印刷装置、供墨装置以及烘干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所述的第一印刷装置包括:第一印刷滚筒和第一支承滚筒,第一印刷滚筒和第一支承滚筒之间是印刷基材,第一印刷装置能够印刷其中印刷基材的一面。
所述的第二印刷装置包括:第二支承滚筒和第二印刷滚筒,第二印刷装置能够印刷其中印刷基材的另一面。
所述的第一印刷装置和第二印刷装置之间设置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设置在印刷基材的右侧,烘干装置的作用是将第一印刷装置印刷的团烘干,防止在第二印刷装置印刷过程中,将第一装置印刷的图案抹掉。
所述的烘干装置是微波烘干机。
所述的供墨装置包括:油墨盒、传墨辊和着墨辊,油墨盒内装有油墨,传墨辊的一半浸没在油墨盒内,着墨辊与传墨辊是滚筒面接触摩擦传动,着墨辊和第一印刷滚筒以及第二印刷滚筒也是滚筒面接触摩擦传动。
所述的印刷基材是编织袋、纸塑袋、纱布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明显,有效的克服了之前印刷机工作效率低、印刷效果差、纸张易变形等缺陷,广泛适用于各类印刷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1、第一印刷滚筒 2、第一支承滚筒 3、第二支承滚筒 4、第二印刷滚筒 5、油墨盒 6、传墨辊 7、着墨辊 8、印刷基材 9、微波烘干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滚筒双面印刷机,其主要由第一印刷装置、第二印刷装置、供墨装置以及烘干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如图1所示,第一印刷装置包括:第一印刷滚筒1和第一支承滚筒2,第一印刷滚筒1和第一支承滚筒2之间是印刷基材,第一印刷装置能够印刷其中印刷基材8的一面。
如图1所示,第二印刷装置包括:第二支承滚筒3和第二印刷滚筒4,第二印刷装置能够印刷其中印刷基材8的另一面。
如图1所示,第一印刷装置和第二印刷装置之间设置有烘干装置,烘干装置设置在印刷基材的右侧,烘干装置的作用是将第一印刷装置印刷的图案烘干,防止在第二印刷装置印刷过程中,将第一装置印刷的图案抹掉;烘干装置是微波烘干机9。
如图1所示,供墨装置包括:油墨盒5、传墨辊6和着墨辊7,油墨盒5内装有油墨,传墨辊6的一半浸没在油墨盒5内,着墨辊7与传墨辊6是滚筒面接触摩擦传动,着墨辊7和第一印刷滚筒1以及第二印刷滚筒4也是滚筒面接触摩擦传动;印刷基材8是编织袋、纸塑袋、纱布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险丰,未经陈险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27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