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2868.1 | 申请日: | 2013-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98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广俊;李杨宇;宋兆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d lte 网络 环境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控系统,特别涉及一种环境监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环境监控是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所处环境质量的好坏,要求环境保护及管理工作的效率提高、质量提高、加大透明度。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改变传统环境监测手段,运用新的通讯网络技术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实施长期、连续、有效监测,科学准确、全面高效地监测、管理所辖区域的环境状况,使环保部门的环境管理工作达到监测科学、管理高效、执法公正的新境界。在这样的背景下,简单的视频监控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自动监测站在传统视频监控上基础上,融合了动力环境监控、水质、大气等监测数据形成一套综合可视化监控系统,自动监测站综合安防监控成为安防监控新的发展方向。通过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和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对于环保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执法监督,对于环境污染事故的预警、防治等均有特殊的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点:(1)太过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太低,而且容易出错;(2)不够智能化,监控节点不支持唤醒功能,功耗太大,安装位置受限;(3)传统的基于GPRS的数据传输速度慢、不易加密、可靠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自动化程度不高,工作效率太低,不够智能化,数据传输率低、可靠性不高等缺点,提供一种更智能、更灵活、更全面的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充分发挥TD-LTE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物力、财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测节点、数据传输网络和环境监控中心,环境监测节点通过数据传输网络连接环境监控中心,所述环境监测节点包括环境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卡、唤醒控制单元、微处理器、电源和TD-LTE模块,环境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卡、唤醒控制单元、微处理器和TD-LTE模块依次顺序连接,电源分别连接环境监测模块、数据采集卡、唤醒控制单元、微处理器和TD-LTE模块。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境监测模块包括磁场污染检测器和风速检测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雨量检测器和能见度检测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环境监测模块还包括紫外线检测器和PM2.5检测器。
作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
所述环境监控中心包括数据收发单元、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报警单元,数据传输网络通过数据收发单元连接处理器,处理器分别连接存储器和通信报警单元。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数据收发单元包括TD-LTE模块和互联网接口模块。
作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数据传输网络包括TD-LTE基站,环境监测节点通过TD-LTE基站连接环境监控中心。
作为本发明上述实施方案的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数据传输网络包括TD-LTE基站和互联网,环境监测节点连接TD-LTE基站,TD-LTE基站通过互联网连接环境监控中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不过多依赖人力,自动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不容易出错;
(2)更加智能化,监控节点支持唤醒功能,功耗低,可广泛安装于任意位置;
(3)基于TD-LTE的数据传输速度高、易加密、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发明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2 是本发明的环境监测节点的结构框图。
图3 是本发明的环境监测模块的结构图。
图4 是本发明的数据传输网络的结构框图。
图5 是本发明的环境监控中心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包括环境监测节点、数据传输网络和环境监控中心,环境监测节点通过数据传输网络双向连接环境监控中心。该系统是基于TD-LTE网络的环境监控系统,充分发挥TD-LTE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优势,更加智能、灵活、高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2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安装显示装置的壳体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认证系统、电子设备以及认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