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058.X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95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康毅庆;段红菊;侯丽君;高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城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冯梦洪 |
地址: | 100061 北京市崇***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缸体 缸盖 隔膜 压缩机 集成 部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膜式压缩机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
背景技术
隔膜式压缩机因其具有特设的膜片,将被压缩的气体与外界分隔而得名。隔膜式压缩机也称“膜式压缩机”。隔膜式压缩机中,气缸的职能由一个膜腔来完成。所谓膜腔是由具有穹形型面的缸盖和配油盘(或缸体)组成的空腔,膜片周边被紧固在缸盖与配油盘(或缸体)之间。当膜片挠曲变形时,膜腔中的容积随之变化,起到吸入和压缩的作用,缸盖与膜片所夹的空腔为气腔,配油盘(或缸体)与膜片所夹的空腔为油腔。由于膜腔不需要润滑,密封性很好,气体不与任何润滑剂接触,所以压缩气体的纯洁度极高,特别适用于某些珍贵的稀有气体的压缩、输送或装瓶。另外,对于腐蚀性强、有毒、易爆的气体,也宜采用膜式压缩机。膜式压缩机所能提供的压力范围较广,可以从很低的压力直到200MPa,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煤化工、冶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能源、核电、气体灌充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实验研究部门等。
膜片是隔膜式压缩机的关键零件,膜片原材料尺寸的大小决定了隔膜式压缩机的单个缸体所能做到的最大尺寸,也就限制了大排量的隔膜式压缩机设计,所以要实现隔膜式压缩机的大排量就需要从结构上进行突破。
目前,常用的隔膜式压缩机是单活塞双缸体结构,其包括一个活塞、一个三通、两个缸体、两个缸盖,一个活塞通过三通带两个缸体来达到大排量的需求。这种结构的隔膜式压缩机占用空间大,密封面多,操作检修不便,并且在活塞的回程中两个缸盖都不处于工作状态导致隔膜式压缩机的利用率低。而且只能实现单级压缩,如果要实现两级压缩就还需要一个活塞、两个缸体、两个缸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活塞的每一个行程中总有一个缸盖处于工作状态而提高利用率、能够实现单级或两级压缩、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低、密封面少、操作检修方便的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其包括缸体、上缸盖、下缸盖、活塞、上配油盘、下配油盘,上缸盖、下缸盖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缸体,活塞在充有油的缸体内左右运动并将缸体分为左腔和右腔,在缸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配油盘、下配油盘,在上缸盖和上配油盘之间设有上膜片,在下缸盖和下配油盘之间设有下膜片,上膜片与上缸盖之间形成上气腔,上膜片与上配油盘之间形成上油腔,下膜片与下缸盖之间形成下气腔,下膜片与下配油盘之间形成下油腔,左腔或右腔的一个与上油腔连通且左腔或右腔的另一个与下油腔连通。
当活塞向左运动时,缸体的左腔的油经活塞推动而被压入与之连通的下油腔或上油腔,从而驱动膜片压缩下气腔或上气腔内的气体,当活塞向右运动时,缸体的右腔的油经活塞推动而被压入与之连通的上油腔或下油腔,从而驱动膜片压缩上气腔或下气腔内的气体,这样就实现了活塞的每一个行程(向左和向右)中总有一个缸盖处于工作状态而提高利用率;当上膜片和下膜片的面积不同时就能够实现两级压缩,相同时就实现单级压缩;由于取消了三通和一个缸盖,所以结构更紧凑、制造成本低、密封面少、操作检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这种具有单缸体双缸盖的隔膜式压缩机集成缸体部件,其包括缸体1、上缸盖21、下缸盖22、活塞6、上配油盘71、下配油盘72,上缸盖21、下缸盖22通过紧固件连接到缸体1,活塞6在充有油的缸体内左右运动并将缸体分为左腔和右腔,在缸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上配油盘71、下配油盘72,在上缸盖和上配油盘之间设有上膜片31,在下缸盖和下配油盘之间设有下膜片32,上膜片与上缸盖之间形成上气腔41,上膜片与上配油盘之间形成上油腔51,下膜片与下缸盖之间形成下气腔42,下膜片与下配油盘之间形成下油腔52,左腔或右腔的一个与上油腔连通且左腔或右腔的另一个与下油腔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城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城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0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