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LED投射灯散射效应的光学零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433.0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9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V13/04 | 分类号: | F21V13/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led 投射 散射 效应 光学 零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特别是具有光散射特性、能降低LED投射灯眩光的一种增强LED投射灯散射效应的光学零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投射灯采用光学聚光装置,这使得投射面积与投射角均很狭小,使得投射灯只能用于局部照明,并且投射面积内的照度不均匀,这限制了投射灯的用途。LED投射灯具与溴钨灯投射灯具的结构略有不同,大功率LED灯珠表面呈球形,灯光呈半球面出射,通过专用的聚光透镜,LED光线经过聚光透镜的折射及全反射后,出射角很小,灯表面局部亮度过高,产生强烈的眩光。市场供货的LED投射灯已经形成产业链,LED投射灯或者其他LED灯的零部件已经规模生产,生产灯具的厂商采用OEM组装形式形成批生产。
采用光导形式的聚光透镜形成投射光的模式已经形成了模具、成型生产、供货一条龙,聚光透镜有3灯珠、5灯珠、7灯珠、13灯珠,……以及其他形式,若采用最常用的1W LED灯珠,它们分别对应3W、5W、7W、13W,……。由于3WLED投射灯的使用率最高,3灯珠的聚光透镜价格最低;5灯珠的聚光透镜使用量大幅度降低,价格较高;7灯珠、13灯珠灯规格的LED投射灯使用少价格大幅度上升。为了提高聚光透镜的通用性,也有采用n个单聚光透镜组成nW的LED投射灯,通过灯具出光口的多寡调整LED投射灯的功率,但这样一来,组装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大幅度上升,随着人工费的上升,制造成本大幅度升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需求,本实用新型根据规模化生产的LED投射灯的组件功能,设计具有散射特性的光学部件替代聚光透镜。
本实用新型由透光散射平板和光学反射罩组成。光学反射罩呈圆台形状,上圆台的中间为通光圆孔,下圆台为透光散射平板,透光散射平板与一体化边圈的总厚度等于OEM聚光透镜的边缘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制作方便,材料易得,与OEM零部件市场完全相容,可以直接替代原有的聚光透镜,且制作成本低廉,重量轻,节省材料;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LED灯具大大降低了LED灯的眩光,具有出光率高,表面亮度低,投射角度大,照射面光线均匀,不容易产生照射阴影等优点,可以用作书写台灯、面照射光源。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散射特性的光学部件。
图2为市场供货的LED投射灯的聚光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1(a)和图1(b)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两部分组成:透光散射平板1,光学反射罩2。
透光散射平板1作为LED投射灯的透光隔离、散射光发生部件,对应附图2原有的聚光透镜3的前表面功能;透光散射平板1的一体化边圈a,对应附图2原有的聚光透镜3的边沿厚度h,目的保证LED投射灯的OEM螺纹外罩能卡压住透光散射平板1的一体化边圈a;透光散射平板1内部呈毛玻璃效应——透光但不透明。光学反射罩2呈圆锥面,圆锥无顶部,上部呈圆台形状,内表面反射率很高。图1(b)展示了顶部的圆锥开孔b,以及透过圆锥开孔b看到的透光散射平板1。
附图2是批量化OEM生产的LED投射灯内部的聚光透镜3的示意图。聚光透镜3,其边沿厚度h保证LED投射灯的螺纹外罩能卡压住聚光透镜3。
利用本实用新型组装LED投射灯时,原有的零件及其组装顺序不变,当需要组装附图2的聚光透镜3时,代之以放入附图1的光学反射罩2,然后放入透光散射平板1,或者将光学反射罩嵌入透光散射平板1的一体化边圈a,然后将透光散射平板1和光学反射罩2两者结合成的整体代替聚光透镜3放入;紧接着的安装顺序与原安装工艺一样——旋入OEM带螺纹外罩,压紧并卡住透光散射平板1的一体化边圈a,连同光学反射罩2一起固定在OEM带螺纹外罩内。若在OEM带螺纹的外罩与透光散射平板1、一体化边圈a之间的间隙加入极其少量的黏性物质,更有利于安装和产品工作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材料与工艺实施方法:透光散射平板1选用粗砂毛玻璃,双面毛玻璃的效果更佳;也可以采用有较强散射效应的树脂制作;透光散射平板1的一体化边圈a厚度按附图2的聚光透镜边缘厚度h配置,若采用厚度为聚光透镜边缘厚度h的毛玻璃或者树脂,不需要在透光散射平板1边缘配置一体化边圈a;光学反射罩2选用有一定厚度和刚性、表面绝缘的高反光铝箔压制而成,反光表面光滑或者粗糙均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4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