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式反射镜座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472.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2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董先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198 | 分类号: | G02B7/19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反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反射镜座。
背景技术
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原理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吸收特性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通常利用棱镜或光栅分光来取得单色光,使单色光连续地依次通过溶液,并测得该溶液对每一波长的吸收,最后用硅光电池接收被吸收的光信号,并用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将光信号转化成量化的吸光度值T%和图谱曲线反映在液晶屏上或PC机上。通过对吸收光谱的分析,便可判断分析对象的物质结构及化学成份。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药品、生化、冶金、轻工业、纺织、材料、环保、医学化验、教育等行业,是分析试验行业中重要的质量控制仪器之一,是常规实验室的必备仪器。
如图1所示,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结构上包括光源100,单色器200,样品室300,检测放大控制系统400和结果显示系统500等五大部分组成。
图2,3分别给出图1所示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路系统框图和立体示意的光路系统图,光源100部分由钨灯1、氘灯3、反射镜4、切换镜2及进狭缝5组成。其中,钨灯1是可见和近红外光谱区的光源。适用的波长范围为250-2000nm。氘灯3是目前用于紫外分光光度计中最理想的紫外光源,适用的波长范围为185-400nm。当氘灯3工作时,光源能量的最大值在230nm附近,并在可见区有486.0nm和656.1nm两根特征谱线,可用作对仪器波长准确度校正用。单色器200部分包括:平面反射镜6、准直镜7、紫外光栅8、滤光片9、出狭缝10、透镜Ⅰ11。其中,紫外光栅8是色散元件,它能将复合白光色散成单色光并按波长由大到 小的顺序排列,形成光谱带。由于光栅光谱中存在着级次之间的光谱重叠问题,故要采用滤光片9来消除光谱重叠问题。样品室是参比样品或被测样品安置的暗室,因此,要求其内部黑色无光,密封无尘,内部容积愈大愈好,涂层(镀层)抗腐蚀。应能放置各种类型、不同光程比色皿,吸收池和相应的池架附件,如积分球、反射部件、荧光附件、恒温附件、流动池、自动样品架等。检测放大控制系统400包括光电池14、透镜Ⅱ13和运算放大器,光电池14能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运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后经A/D转换后送至CPU,再由CPU并送至显示器显示或打印机输出。
参见图2和3所示,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流程是:钨灯1发出的白光(波长为250-2000nm)通过切换镜2改变方向而打在反射镜4上,经反射镜4汇聚成像(矩形光斑)到进狭缝5上;或者是氘灯3发出的粉红色光(波长为185-400nm),由于此时程序控制使切换镜2抬起,所以就直接打在反射镜4上,经反射镜4汇聚成像(圆形光斑)到进狭缝5上。经进狭缝5向前的光被平面反射镜6反射到准直镜7上。准直镜7又将光反射到紫外光栅8上,由于紫外光栅8有色散功能,经紫外光栅8反射出的光就是由单色光按波长大小顺序排列的单色光谱带。光谱带又照在准直镜7上,由于入射角已发生变化,照在准直镜7的部分单色光被反射到滤光片9,经滤光片9进一步滤光后由出狭缝10经透镜Ⅰ11汇聚后射向样品12溶液,光经样品12溶液吸收后,经透镜Ⅱ13汇聚最后落在光电池14接收器上。
由图2可知,在光路中有两处非常窄的“通道”:进狭缝5和出狭缝10。光路结构要保证光束准确地打在进狭缝5和出狭缝10的狭缝中心上,光斑成像清晰对中,否则光路能量损失大,仪器指标不稳定。从产品的结构、运输、使用状况来看,光斑左右不会偏,但上下会偏移,以致光路能量损失大,以致检测放大控制系统的光电池14接收的能量小,而导致仪器自检通不过而不工作或指标不稳定。
进狭缝5和出狭缝10的结构形状如图4(a)~4(c)所示,通光的狭缝很窄,只有0.4×8mm,因光路较长,若进狭缝5和出狭缝10上光斑上下有偏移,打在光电池14上的接收面上的光斑偏差很大.进狭缝和出狭缝的结构图如图4(a)~4(c) 所示,光电池外形如图5(a)和5(b)所示,光电池14的接收面只有4×4mm或更小,因此光路结构要保证光束走向精准,以便单色光能准确打在光电池14的接收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4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框眼镜
- 下一篇:可携式电子装置活动切换镜头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