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板簧支架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762.5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5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程小建;谢琴;符青萍;徐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0 | 分类号: | B60G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板簧 支架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板簧支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尤其是在轻型车中,后板簧支架类零件是支撑后钢板板簧或其他部件的重要零件。在车辆正常运行条件下,后板簧支架类零件承受巨大的交变冲击载荷作用。为此,必须保证此类零件的铸件组织致密,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而且,要求此类零件与车架的连接牢固可靠。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图2是图1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俯视图。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的后板簧支架包括车架连接板1’和与车架连接板1’相连接的板簧支撑部2’。车架连接板1’大体上为L型,包括竖直部分11’和水平部分12’。竖直部分11’上带有四个安装孔3’,用于通过铆钉或螺栓与车架纵梁的腹板连接。水平部分12’垂直于竖直部分11’,且带有两个安装孔3’,用于通过铆钉或螺栓与车架的翼板(例如,下翼板)连接。
此种结构需要同时与车架纵梁的腹板和翼板连接,连接方式较为复杂。而且,在实际使用中发现,在车架纵梁的翼板处承受较大的应力,容易破裂。而且,由于所述后板簧支架与翼板连接,从而,后板簧支架的高度是固定的。如果不同的车型需要调整后板簧支架或后板簧的高度时,需要开发新的后板簧支架。由此导致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板簧支架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后板簧支架,所述后板簧支架包括:竖直延伸的车架连接板和与所述车架连接板相连接的板簧支撑部,所述板簧支撑部从所述车架连接板的中心处向外突出,其中车架连接板带有多个安装孔。
由于所述车架连接板竖直延伸,从而所述车架连接板整体上位于一个平面上,仅仅与车架的腹板连接,而不包括与车架的翼板相连接的水平部分。由此,车架连接板的结构更加简单,另外,车架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不会降低车架翼板的强度。还需要指出的是,车架连接板与车架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车架腹板设置的连接孔的位置而调整,这增加了设计的自由度。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六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不少于八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十个。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包括位于车架连接板上部的四个安装孔,以及位于车架连接板下部的六个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左右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所述车架连接板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后板簧支架是后板簧前支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后板簧支架,其中所述后板簧支架通过铆接方式固定连接至车辆车架的腹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2是图1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后板簧支架的示意性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后板簧支架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沙福田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消声器固定架
- 下一篇:一种牵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