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对后车架中央部位进行限位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824.2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0 | 分类号: | B62D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架 中央 部位 进行 限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对后车架中央部位进行限位的机构,属于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国产轮式装载机正在从低水平、低质量、低价位、满足功能型向高水平、高质量、中价位、经济实用型过渡。从仿制仿造向自主开发过渡,各主要厂家不断进行技术投入,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关键部件及系统上技术创新,摆脱产品设计雷同,无自己特色和优势的现状,从低水平的无序竞争的怪圈中脱颖而出,成为装载机行业的领先者。由于装载机的特殊应用以及其重要性,对装载机的改良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在装载机中后车架是一种重要的部件,起到连接和稳定的功能,后车架上本身的长度长,两头的重量重,在进行装配时,由于两头的重量太重容易导致中央位置发生形变,组装时其中央部位自身的重量也容易导致变形影响后续的装配和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在组装装载机后车架时后车架中央部位由于两头重量的扯动容易导致变形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对后车架中央部位进行限位的机构,该机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解决后车间中央部分的变形问题,利用凸台和定位盘实现双重限位,保证了后车架的受力分散,对后车架提供了支撑,避免了后车架的变现,方便进行组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对后车架中央部位进行限位的机构,包括固定在地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和支撑柱之间设置有螺栓柱,且螺栓柱的一端穿过支撑块后设置在支撑柱内部,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限位装置,且限位装置穿过支撑柱,限位装置的轴线与支撑柱的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圆盘状的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端面上设置有连接轴,连接轴的轴线与定位盘的轴线重合,连接轴穿过支撑柱,连接轴的外壁套合有转动套,转动套固定在连接轴的外壁上,转动套的外壁内凹形成凹槽,且凹槽与转动套远离定位盘的端面连通,且定位盘和转动套分别设置在支撑柱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块与定位盘在同一方向的侧壁突出形成凸台,且凸台的长度大于定位盘至支撑柱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套合有挡盘,且挡盘设置在支撑柱和转动套之间,挡盘与转动套固定,且挡盘的直径大于转动套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远离定位盘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轮,旋转轮的端面上设置有螺纹套,且连接轴设置在螺纹套内部,并与螺纹套旋合固定,旋转轮和定位盘设置在支撑柱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设置在转动套内部,且与转动套的内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套设置在旋转轮和挡盘之间,螺纹套靠近转动套。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轮的轴线、螺纹套的轴线、连接轴的轴线、挡盘的轴线以及转动套的轴线均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且旋转轮的轴线、螺纹套的轴线、连接轴的轴线、挡盘的轴线以及转动套的轴线均与支撑柱的轴线垂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构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解决后车间中央部分的变形问题,利用凸台和定位盘实现双重限位,保证了后车架的受力分散,对后车架提供了支撑,避免了后车架的变现,方便进行组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定位盘;2—支撑块;3—凸台;4—螺栓柱;5—连接轴;6—挡盘;7—转动套;8—旋转轮;9—螺纹套;10—凹槽;11—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海凌达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相伴面膜的因子渗透酶
- 下一篇:一种用于火锅底料调味的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