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长螺旋桩机用扩孔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5228.6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1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常炳岭;王增金;吴俊喜;王亦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鸿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26 | 分类号: | E21B10/26;E21B17/22;E02D5/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螺旋 桩机用 扩孔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螺旋桩机的部件,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建筑长
螺旋桩机用扩孔钻头。
背景技术
目前,高层或大型建筑物基础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长螺旋桩机钻等径桩,等径桩的承载力差。为增加桩承载力,人们想到了将桩孔适当位置扩大成锥形体,但是现有的钻孔用钻头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
公开号为CN20925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岩石扩孔钻头,包括钻头体、固定刃具、定心钻头、心轴,钻头体上有扩孔刃具、扩孔刃具一端用铰链及连杆固定在钻头体心轴上,花键套可在花键轴上移动,花键轴固定在钻头体上,钻头旋转时,钻杆轴向力使扩孔刃具径向扩展,钻头以扩展的直径继续钻进,这种扩孔钻可以扩出不同直径和深度的锥顶圆柱形扩底孔。但是这种扩孔钻在进行扩孔时首先要经过普通钻头预先钻好桩孔,然后通过扩孔钻进行扩底孔,这种钻头无法一次成桩,在扩孔完成后还需要另外灌注混凝土,这样就使得施工工艺进一步复杂化,成本提高,施工时间会大大延长。
公开号为CN201220380316.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扩孔钻,包括钻杆,所述钻杆顶端连接钻头,所述钻杆靠近钻头的一端连接翼片,所述翼片的一端连接刮板上端,所述翼片的另一端连接翼片座,所述翼片下端通过固定板连接所述刮板下端,所述钻杆连接一组螺旋叶片,这种扩孔钻在钻进时正传,当达到需要扩孔的位置时进行反转,这时翼片展开对桩底部进行扩孔,扩孔完成后恢复正传这时翼片收拢,同时往下灌注混凝土,实现扩孔。这种扩孔钻不用更换钻头通过一次钻进就可以实现钻孔和扩孔,但是在钻孔完成后还需要专门的灌注混凝土设备进行灌注混凝土,这种成桩过程在钻杆反转时将已带出桩孔外的土重新带入到桩孔内,无法将扩孔的土带出孔外,形不成扩孔,反而造成孔底有虚土。
公开号为CN20146073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名称为钻孔压浆桩注浆搅拌扩底钻头的实用新型专利,其组成包括,钻头体,所述的钻头体内安装油缸,所述的油缸上端连接法兰,下端连接接头,所述的钻头体下面连接夹板,所述的夹板内安装活动扩底钻尖,所述的钻头体包括钢管,所述的钢管上有螺旋叶片,所述的钢管下面连接圆盘,所述的接头与所述的活动扩底钻尖之间连接连杆,在钻孔作业时,当钻孔到设计深度后,可操作油缸带动连杆使二片钻孔扩底钻尖打开,进行大头作业,从而实现钻、扩、注浆一次完成。此种结构满足增大桩体底部横截面积的功能,相比于直桩能够使桩体更加牢固,但是由于结构的原因存在一些不足:l、油缸设置在钢管内,因此只能进行水泥或其它流体浆料的灌装,如果灌装混凝土浆料,混凝土难以通过,那么灌装混凝土浆料在进入钢管内后,由于砂石料的存在油缸显然无法往外进行扩展,而且油缸在灌装混凝土浆料中,容易发生故障,导致使用寿命缩短;2、钻头在向下钻时,泥浆和沙土容易进入到钢管内,堵塞水泥浆料的下落,导致无法灌注;3、扩底钻头为两块片状的扩底钻尖组成,由于其仅仅靠工作油缸支撑和带动,无其它固定措施,显然其结构的强度只能在土质松软的环境中应用和施工,难以在土质或地质较硬的环境中使用,如果使用也非常容易损坏,无法保证施工的正常的作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提供一种集钻孔、清孔、扩孔、注浆功能于一体,可通过一次钻进完成桩孔作业,成桩质量
高,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建筑长螺旋桩机用扩孔钻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长螺旋桩机用扩孔钻头,包括钻杆,钻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钻尖,所述钻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下端部衔接有扩孔装置,所述螺旋叶片上设有可驱动扩孔装置展开或闭合的动力驱动装置。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扩孔装置包括输土叶片和扩孔叶片,输土叶片用于将桩孔内部的泥土输出到桩孔外部,扩孔叶片用于横向切削泥土形成横向桩孔。
进一步改进:
所述输土叶片与扩孔叶片一体连接,采用一体式连接可有效的增加输土叶片与扩孔叶片之间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鸿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鸿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52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等离子体式纸制品制作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避雷器、电压互感器组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