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雨水排水边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7103.7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葛诚;朱沙;张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0;E03F5/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雨水 排水 边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边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带截流功能的双层雨水排水边沟。
背景技术
雨水边沟是雨水地表径流排放的重要通道。雨水降水存在时间和强度的不确定性,具体地说每次降雨的历时和雨水量都不尽相同,为了保证能够将雨水尽快的排出避免洪涝灾害,目前常用的手段是通过提高雨水重现期标准、加大排水管径来解决。但是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多数雨量较小的时候管道内流量、流速偏小容易造成雨水中的杂质淤积。且市政道路初期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传统的雨水边沟,都仅是设置雨水篦子,用于拦截树叶、塑料袋等较大污染物,没有对雨水进行截流。这些雨水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雨水中携带的污染物容易造成水体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便于不同流量流速下减少管道淤积和提供初期雨水截流功能于一体的双层雨水排水边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层雨水排水边沟,包括排水边沟,其特征是:包括边沟篦子、上层截流槽及下层边沟,所述排水边沟顶端设置有边沟篦子,上层截流槽设置在排水边沟的沟口上沿;所述排水边沟底部和上层截流槽的下部围成下层边沟。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截流槽上设有搁置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截流槽上部设有溢流堰,上层截流槽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的边沟篦子上设有泄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层截流槽是可拆卸的,上层截流槽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截流初期雨水的量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利用边沟篦子先进行分离杂物,然后利用上层截流槽截流污染较大的初期雨水和雨水水中比重较大的杂质,利用下层排水沟快速的排除雨水,初期雨水的截流与大比重杂质的排除无需动力与外力参与,可有效降低初期雨水对河道水体的水质影响,造成管道淤积的杂质基本在上层截流槽就被排除,降低了下层排水沟的淤积。并且可以根据进出水水质要求,自由调整上层截流槽的大小和溢流堰的高低适应不同截流时段初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雨水排水边沟,由一个边沟篦子1、一个排水边沟2和一个带搁置翻边的上层截流槽3构成,其中,所述排水边沟2顶端设置有边沟篦子1,上层截流槽3通过搁置翻边安放在排水边沟2的沟口上沿;所述的排水边沟2底部和上层截流槽3的下部围成下层边沟4。在边沟篦子1一侧设有泄水口5,上层截流槽3一侧设有溢流堰6,上层截流槽3一端底部布置排水口7。所述排水边沟2上设有与排水口7相匹配的出水口,使用时排水口7管内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穿过排水边沟2上的出水口。
所述的上层截流槽3是可拆卸的,搁置翻边是起搁置作用和引导雨水流向的作用,使雨水不至于直接跌入下层边沟4内。上层截流槽3的大小可以根据需要截流初期雨水的量来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雨水经过边沟篦子1设置的泄水口5进入排水边沟2,雨水中的杂物如树叶残渣等被边沟篦子1拦截,在边沟篦子1上累积起来的杂物可以直接人工清除。雨水由上至下先跌入上层截流槽3,初期雨水污染较大且水量较小,直接由上层截流槽3底部端口的排出口7排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随着降雨的不断增加,进入排水边沟2的雨水仍然进入上层截流槽3,污染严重的比重较大部分雨水仍然由上层截流槽3底部的排出口7排出,污染轻、比重小的部分雨水由上层截流槽3上部的溢流堰6溢流,跌入下层边沟4内,进入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地表径流雨水排向排水边沟,雨中的杂物如树叶等被边沟篦子拦截,采用常规雨水边沟篦子作粗过滤,雨水经泄水口先进入上层截流槽,水量较小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直接经上层截流槽由排出口排入污水管道系统。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排向排水边沟的雨水来越多,同时雨水水质也逐渐好转,这时下层部分杂质较多的雨水仍然经由上层截流槽排出口排入污水管道系统,上层雨水漫过上层截流槽的溢流堰由下层边沟排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7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