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间盘介入手术用病人头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8792.3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毓璜顶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介入 手术 人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病人手术用辅助器具,尤其涉及一种颈椎间盘介入手术用病人头架。
背景技术
在进行颈椎间盘介入手术时,需要患者平躺在手术床上,利用专用手术敷料将患者头、胸等部位覆盖,仅在脖子处(颈部)留出手术窗口。目前一般是将覆盖物(手术敷料)直接盖在患者头上,其不足是引起患者的不适感,长时间手术容易造成患者呼吸困难,甚至引发其它症状(并发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颈椎间盘介入手术用病人头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颈椎间盘介入手术用病人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通透的筒形框体,所述筒形框体包括顶面、底面及两个侧面,所述侧面至少在一端呈弧形内凹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使患者头部有一个适当的呼吸空间,提高患者的适舒度,另外由于侧面呈弧形内凹形状也有利于手术的正常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侧面的前后两端均呈弧形内凹形状。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前后两端均呈弧形内凹形状,可以不分前后,方便使用。
进一步,所述顶面及侧面设有镂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头架自身重量,同时能使头架内空气更通畅。
进一步,所述筒形框体为木质或塑料材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这种材质轻便实用,同时也不妨碍X光机的现场监控。
进一步,所述底面的两边为圆弧倒角。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头枕更适舒。
进一步,所述顶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弧连接,更适合人体工学。
进一步,所述筒形框体为边长350~550毫米的正方框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人体头部大小,做出不同规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在图1到图3中,1、顶面;2、底面;3、侧面;4、圆弧倒角;5、圆弧连接;6、镂空;7、弧形内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颈椎间盘介入手术用病人头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后通透的筒形框体,所述筒形框体包括顶面1、底面2及两个侧面3,所述侧面3至少在一端呈弧形内凹形状。
所述侧面的前后两端均呈弧形内凹7形状。
所述筒形框体为木质或塑料材质。
所述底面的两边为圆弧倒角4。
所述筒形框体为边长350~550毫米的正方框体。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顶面及侧面设有镂空6。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其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顶面与侧面之间为圆弧连接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毓璜顶医院,未经烟台毓璜顶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87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空心针灸针
- 下一篇:随动升降耐压自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