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9706.0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7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宋林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3/00 | 分类号: | F16L5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刘明华 |
地址: | 3154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电熔异径管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熔管件,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中大口径的塑料异径管件连接所用的方式多为热熔连接,但在现有技术中,人们所研发的连接热塑管件的结构规格及品种较少,这样在具体的应用中给施工中带来了很多不方便。
对于大口径管件之间进行连接时,现有装置的结构很多都无法达到良好的技术效果。因此,在塑料大口径管材领域,开发一种包含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已成为这个行业的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大口径管件连接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通过对异径管件的结构进行改进,解决了现有技术缺陷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如下;
一种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所述管件包括电熔管体和热熔部件;
所述电熔管体包括上管体1、下管体2以及热熔异径管体3;
所述上管体1和下管体2中分别设置有热熔连接端4,所述热熔异径管体3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管体1和下管体2中的热熔连接端4固定连接,从而通过热熔连接形成组合式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
所述上管体1和下管体2的内腔表面上分别设有熔融区5,所述热熔部件设置在所述熔融区5中。
为了具体实现针对不同管径,不同规格的管件进行连接,所述的上管体1和下管体2中,其中一个管体的公称直径为dn250mm,另一个管体的公称直径为dn500mm。
所述管件还包括一组接线端子,每个所述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柱6和接线腔体7;
所述接线柱6顶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电熔管体外部、底端穿过所述电熔管体的外壁延伸至所述熔融区5,并与所述热熔部件相连接;
所述接线腔体7为敞口中空腔体,其固定于所述电熔管体外部,并设置在所述接线柱6外侧。
所述接线腔体7是由所述电熔管体外表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一体式环形结构,所述接线腔体7沿周向包围设置在所述接线柱6外侧。
所述热熔部件为电热丝8;
所述电热丝8螺旋盘铺设置在所述熔融区5的内表面,所述电热丝8两端分别与一对所述接线柱6底端相连接。
为了便于观察和操作具体的热熔过程,所述管件还包括观察孔9;
所述观察孔9的数量为一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管体1和下管体2的外壁间隙中,并位于所述熔融区5上方。
在具体实施中,
上管体1和下管体2均为大口径中空的圆柱管体,且两个熔融区5分别位于上管体1和下管体2的管径间的大口径区域。
所述接线端子的数量为两对,其分别设置在所述上管体1和下管体2外壁上。
所述电热丝8为金属导线,所述电热丝8首尾两端分别通过铜脚形式与所述接线柱6底端电连接。
为了达到良好的热熔效果,所述电热丝8的电阻率为0.1Ωm、丝径为φ1.3mm,电熔焊接的输出电压为39.5v±0.5v。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将被焊接的管道刮去氧化层,将管道插入管件中,通过电熔管件上的接线端子将金属线圈通电使之加热,在热传递的作用下,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管件和管道连接面上的树脂呈粘流态,通电到规定时间、中断电源、连接面冷却,使熔化的树脂转变为玻璃态从而达到将塑料管件高度熔接目的。
使用电熔管件的电熔连接过程可以通过全自动电熔焊机来完成,通过全自动电熔焊机控制焊接过程,使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大大降低,对提高焊接质量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电熔管件在焊接过程中,设置在管件壳体的外表面上的观察孔内物料会慢慢顶起、直至焊接完成后停止,观察孔表面的顶起的物料,有助于用目测的方法对焊接在熔接情况进行辅助鉴定,非常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效能,加热圈嵌在管件的内表面塑料中,位置固定,且分布合理,焊接质量好,可靠性强,壳体表面的观察指示孔可以直接观察到电热熔焊过程树脂熔融膨胀的情况。另外通过热熔一端的连接形式品种的多样性,大大扩大了它的用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多种尺寸下的大口径塑料管件间的热塑连接,效果优异,填补了现有技术中的空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大口径电熔异径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上管体;2-下管体;3-热熔异径管体;4-热熔连接端;5-熔融区;
6-接线柱;7-接线腔体;8-电热丝;9-观察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宇华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9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