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过滤功能的雨水边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032.6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1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薛敏;许凝碧;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07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功能 雨水 边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边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带过滤功能的雨水边沟。
背景技术
由于污染,清洁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以往天然河道水体基本靠天然雨水补充并依靠水体自净能力保持水体水质,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多数河道驳岸被硬化,河道水体水质就只能依靠入河水的置换,目前较为常见的基本是依靠降雨补充。
雨水边沟是雨水地表径流排河的重要通道。传统的雨水边沟,都仅是设置雨水篦子,用于拦截树叶、塑料袋等较大污染物,没有对雨水进行泥水分离净化。降雨有个时间的不均匀性和初期雨水污染的问题;对河道补充水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当降雨较少时河道也需要补充水,但是此时初期雨水污染较大,直接入河反而影响水体水质。研究表明,市政道路初期雨水径流污染较为严重,其中SS、有机物等污染程度已接近市政污水,这些雨水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水体,雨水中携带的污染物将造成水体污染;另一方面随着降雨历时的增长,雨水污染物浓度逐渐降低接近普通河道水体水质。
中国专利CN 202530556 U雨水边沟雨水过滤装置,利用雨水边沟盖板背面连接有弹性材料制成的膜袋体,弹性材料膜袋体上部周壁面有贯通微孔切口。收集雨水重力使切口微孔张开形成过滤,雨停切口微孔依弹性恢复闭合,从而起到了对进入雨水有效过滤和沉淀净化雨水。然而该雨水过滤装置仅依靠膜袋过滤过滤且孔径受限,过滤效果一般,对小颗粒和悬浮性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差。
上述不足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合理的带过滤功能的雨水边沟,该雨水边沟在方便雨水疏通排泄的同时还可以对初期雨水进行有效过滤。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带过滤功能的雨水边沟,特征在于:排水边沟顶端开口处设置有边沟篦子,在排水边沟中下部两侧对称设置两排承板,过滤模块活动设置于所述承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两个过滤层,每个过滤层均包括上、下两块过滤闸板及置于所述两块过滤闸板之间的过滤介质,所述过滤闸板上设置有过滤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介质可以是沸石、卵石、石英砂、纤维滤网或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边沟上端开口处具有台阶,边沟篱子置于所述台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边沟篦子先进行分离杂物,然后利用多层过滤模块对雨水进行过滤,雨水的收集与存储无需动力与外力参与,可有效利用雨水资源并降低初期雨水对河道水体水质的影响,并且可以根据出水水质要求,自由设置沸石、卵石、石英砂、纤维滤网或活性炭滤板等不同组合,灵活方便。清洗维护时,可直接将过滤模块拆卸下来后进行离线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 包括边沟篦子1、排水边沟2、过滤模块3、承板4、滤后水通道5、雨水通道6、过滤层7、过滤闸板7-1、过滤介质7-2、台阶8等。
如图1所示,长筒状的排水边沟2上端开口处具有台阶8,边沟篦子1放置于台阶8上,在排水边沟2内部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承板4,在承板4上放置有过滤模块3,过滤模块3将排水边沟2内部腔体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其中上部为雨水通道6,下部为滤后水通道5,过滤模块3分为上过滤层和下过滤层,每层过滤层7包括两块过滤闸板7-1及设置于两块过滤闸板7-1之间的过滤介质7-2,且过滤闸板7-1与排水边沟2内壁紧密贴合,在设置过滤层7的过程中,需保证上过滤层为粗过滤层,下过滤层为精细过滤层,即,在选用过滤介质7-2过程中要满足下层的过滤介质7-2比上层的过滤介质7-2过滤精度更高。在实践中,过滤介质7-2一般为沸石、卵石、石英砂、纤维滤网、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多种,在过滤闸板7-1上开设有过滤孔。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地表径流雨水排向排水边沟2,雨中的杂物如树叶、树枝、塑料废品等被边沟篦子1拦截,水量较小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初期雨水进入排水边沟2时,向下流经过滤模块3,雨水中的杂质被过滤层7拦截、吸附,过滤的雨水经滤后水通道5排向河道补充河道水体。随着降雨历时的增加,排向排水边沟2的雨水来越多,同时雨水水质也逐渐好转,这时部分雨水仍然经过滤模块3后由滤后水通道5外排,其余雨水由雨水通道6直接排向河道。当有更高的水质要求时,可以通过增加过滤层7、减小过滤闸板7-1的过滤孔径或增加颗粒活性炭介质以便获得更清洁的水质。这样,就能有效利用降雨水量并控制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总量,改善水体水质。本实用新型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需要对排水边沟2内的过滤模块进行清理,清理过程也十分便利,只需拿开边沟篦子1,取出过滤模块3并对其进行清理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