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以太网通信的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044.9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8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亚军;徐平;李晓军;颜喜清;陈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以太网 通信 智能 低压 断路器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器,具体是基于以太网通信的智能低压塑壳断路器控制器。
背景技术
低压塑壳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是配电网络的基础。现有的智能型低压塑壳断路器的检测和保护功能单一,一般无液晶显示,不能实时显示电能参数,智能化程度不高,不具备以太网组网通讯功能,无法满足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城乡配电网的逐步扩大,无论是在发电、输电、配电还是用电方面,人们对电力系统在监测、控制、保护等方面的自动化控制、管理水平和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对智能电网大力支持和投资,智能型低压电器产品的附加值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智能塑壳断路器的研究,对于提高电网自动化水平,提高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低压塑壳断路器用的可通信的智能控制器。可实现多种保护功能,保护参数可设置,可记录电网故障,智能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可显示实时电气参数;具有以太网和485两种通信功能。
为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由电源及脱扣电路、MCU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人机界面电路、通信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组成。电源及脱扣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自生电源电路、外部电源接口及脱扣接口电路、系统工作电源电路。
所述整流电路中A相整流电路中第一整流桥BG1的进线接第一连接器J1的1号、2号端口,出线正端连接LP1网络,负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LA网络及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GND;第八电阻R8的一端连接第一整流桥BG1的出线负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GND;如上所述结构的电路共有四个,除A相整流电路外,还包括B相整流电路、C相整流电路、N相整流电路,它们的整流桥的入端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器J1或第二连接器J2;与连接LA网络对应,其余三个电路相应分别连接LB网络、LC网络、LN网络。
所述自生电源电路中瞬态抑制管D13的阴极连接LP1网络,瞬态抑制管D13的阳极连接GND;第一N沟道MOS管Q1的栅极连接第十二二极管D12阴极与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连接GND;第一N沟道MOS管Q1的源极连接LP1网络,第一N沟道MOS管Q1的漏极连接GND;第十二二极管D12的阳极连接MCU电路中MCU芯片U9的69号控制输出引脚;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LP1网络,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Vzs网络;第十七电容C17的一端连接Vzs网络,另一端连接GND;第十五电容C15的正极连接Vzs网络,负极连接GND;第十六电容C16的正极连接Vzs网络,负极连接GND;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连接Vzs网络,另一端连接PAD网络;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连接PAD网络,另一端连接GND;第十九电容C19的一端连接PAD网络,另一端连接GND;PAD网络连到MCU电路中MCU芯片U9的15号输入引脚。
所述外部电源及脱扣接口电路中第七二极管D7阴极连接Vzs网络,阳极连接OUTPOWER网络;GND连接OUTGND网络;OUTPWR网络与OUTGND网络分别连接至第三连接器J3;第八二极管D8阳极连接Vzs网络,阴极连接第十二极管D10阴极;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第二N沟道MOS管Q2的源极;第四连接器J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十二极管D10的两极;第二N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GND,栅极连接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阴极,第十四二极管D14的阳极连接MCU电路中MCU芯片U9的68号引脚;第二十一电容C21与第二十四电阻R24并联,并联后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N沟道MOS管Q2的栅极及GND;第四二极管D4阳极连接Vzs网络,阴极连接LP2网络;第十四电容C14一端连接LP2网络,另一端连接GND。
所述系统工作电源电路包括+3.3V电源电路、+5V电源电路、模拟电路供电电源、地处理电路;+3.3V电源电路连接LP2网络与+3.3V网络;+5V电源电路连接LP2网络与+5V网络;模拟电路供电电源连接+5V网络与VDDA;地处理电路连接AGND、GND及DGN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0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和协同操作指令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负荷指令动态补偿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