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叠式方向盘四轮转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406.4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8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一尘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一尘 |
主分类号: | B62D3/12 | 分类号: | B62D3/12;B62D1/04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叠式 方向盘 轮转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转向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叠式方向盘四轮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已显著提高。据公安部最新统计 ,截止2012年底,中国汽车拥有量达1.25亿辆,其中私家车增长迅速,这标志着中国已正式进入汽车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城市汽车泛滥的情况已造成了许多问题,再加上街道窄、车位少,使汽车的灵活性受到很大的考验。如何让驾驶员驾驶十分灵活,不再困扰于视野或越来越小的车位,以及在狭窄路中如何快速掉头而不会影响正常交通,是现阶段所面临的新问题。
据申请人观察,影响汽车灵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外观尺寸和转弯半径。外观尺寸主要取决于车内空间,所以,短期内最好的改进方法就是减小汽车的转弯半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采用四轮转向。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都是二轮转向,二轮转向汽车转弯较大半径,因而需要有较大的、较为宽松的转向空间。四轮转向技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处于萌芽状态,随后在理论方面得到较快发展,据了解近十年在少部分汽车上应用了初级四轮转向系统,但还没有真正步入到普及应用阶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汽车二轮转向需要较大转弯半径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双叠式方向盘四轮转向系统,以更好的适应日益繁杂的交通状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叠式方向盘四轮转向系统,包括方向盘、前轮、前转向桥、后轮与后转向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向转向柱,方向盘为双叠式方向盘;双叠式方向盘包括同圆心的外方向盘与内方向盘,分向转向柱包括同轴线的外转向柱轴与内转向柱轴,内转向柱轴位于外转向柱轴内;外方向盘与外转向柱轴连接,外转向柱轴设有第一柱齿轮,第一柱齿轮连接有前桥传动齿轮组,前桥传动齿轮组通过前桥装置连接至前转向桥;内方向盘与内转向柱轴连接,内转向柱轴设有第二柱齿轮,第二柱齿轮连接有后桥传动齿轮组,后桥传动齿轮组通过后桥装置连接至后转向桥。
前桥装置包括前万向轴、前传动轴与前齿轮齿条转向装置;前万向轴一端与前桥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短轴连接、另一端与前传动轴连接,前传动轴另一端与前齿轮齿条转向装置的齿轮连接,前齿轮齿条转向装置的齿条安装于前转向桥。
后桥装置包括第一后万向轴、第二后万向轴、后传动轴、连接齿轮组与后齿轮齿条转向装置;后传动轴包括第一轴、第二轴与第三轴;第一后万向轴一端与后桥传动齿轮组的输出短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轴连接,第二后万向轴一端与第一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轴连接,连接齿轮组一端与第二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轴连接,第三轴另一端与后齿轮齿条转向装置的齿轮连接,后齿轮齿条转向装置的齿条安装于后转向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道路状况、驾驶习惯、现有车辆基本转向方式及转向机基本结构进行综合分析, 提出了基于双叠式方向盘的机械式四轮转向系统及其相关结构的技术方案,利用各种机械传动和双叠式方向盘操作方式实现对车辆的灵活操控。
双叠式方向盘可以更好的配合特技驾驶员的动作,使用这一套系统,如漂移或原地掉头这样的动作会非常简单,而且安全性会增加。
双叠式方向盘四轮转向系统泊车移动基本法则是:
第一、在正位倒车时,左右手同时抓住里外方向盘,同时向所需方向转动,转动角度可视情况自行调节,然后按常规方式移车即可;
第二、在侧位停车,车辆前行,然后左右手同时抓住里外方向盘,按所需方向同时转动,并使车辆后退进入车位中,再反向移动方向盘,待车基本入位后,反转方向盘,使车辆前行,车头并入车位并依照车位大小调整入库即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侧位停车;
第三、在并线中,左右手分别抓住里外方向盘,两手同时反向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驾驶员在驾驶习惯基本不改变的同时, 使车辆在狭窄、拥堵路段或泊车、并线行驶时更加灵活控制汽车,从而间接地提高道路及停车场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叠式方向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叠式方向盘与分向转向柱等结构功效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一尘,未经刘一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4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