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速莲子剥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0433.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7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瑞昌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湖南省湘潭***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莲子 剥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快速莲子剥壳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莲子剥壳在莲子前期加工中难度较大,同时也是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道工序,通常分为人工剥壳和机械剥壳两种:人工剥壳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但目前仍作为莲子剥壳加工的主要途径;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自动剥壳的莲子剥壳机,其机型设计不够成熟,在剥壳工艺上存在剥壳率低、破碎率高等问题,在设备上存在上成本较高、可靠性较低等问题。尤其是针对此类莲子剥壳机在剥壳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回笼子(即没有剥去壳的莲子与剥壳的肉子混在一起)的问题,只能通过人工再次挑选出来;此外,此类设备每天的日产量仅在100斤左右,每剥一百斤壳莲将生产1.5斤左右碎子,且能耗较高,达到180瓦/100斤;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节能环保高效的机械化自动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莲子剥壳装置,以实现低碎子率、高剥壳率的节能低耗的莲子剥壳自动化生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快速莲子剥壳装置,包括电动机、物料通道和至少一组剥壳组件,所述电动机提供所述物料通道和剥壳组件的动力,所述物流通道为一物料进出所述剥壳组件通道;其中所述剥壳组件包括锥轮、刀轮和两个圆形刀片,所述两个圆形刀片平行位于所述锥轮和刀轮之间,即所述锥轮、两个圆形刀片及刀轮形成一菱形状排列;莲子剥壳时,莲子经锥轮进入所述两个圆形刀片与刀轮间的空隙处,所述圆形刀片开启旋转后便将莲子剥壳,莲子剥壳后的体积小于上述空隙处大小,便经物料通道出料后收集,即完成一次剥壳过程。
优选地,所述快速莲子剥壳装置,还包括机架,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机、物料通道和剥壳组件。
优选地,所述物料通道包括拨杆、进料斗和出料管道,其中所述拨杆为一十字拨杆且位于所述进料斗之上,所述拨杆转动时将莲子扫入所述进料斗内再进入剥壳组件进行剥壳,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锥轮相连,所述出料管道与所述两个圆形刀片和刀轮的空隙处相连。
更优选地,所述机架为一圆心处设有一通孔的圆形机架,所述拨杆的转轴贯穿所述通孔与内置于所述圆形机架内的电动机相连,所述拨杆位于且所述圆形机架顶端面之上,且所述圆形机架的顶端面上设有通孔与所述进料斗相通,即莲子放入所述圆形机架上,经拨杆转动后进入所述进料斗再进入所述剥壳组件进行剥壳。
优选地,所述剥壳组件为10~50组,所述剥壳组件沿所述机架中心处放射状排列呈一圆形,且所述进料斗与出料管道数量与所述剥壳组件数量一致;所述剥壳组件优选为20组。
与相比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莲子剥壳装置工作效率大为提到,可灵活根据生产需要调整剥壳组件的数量,以20组剥壳组件所得的剥壳装置日产量可达1吨以上,且回笼子可实现机械自动选出,且剥壳中基本没有碎子,能耗较现有技术的剥壳机降低了45%,仅为100瓦/100斤;该快速剥壳装置结构简单,拆卸方便,操作简易,可完成实现自动化生产,且价格低廉高效,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莲子剥壳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莲子剥壳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轮和两个圆形刀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拨杆,2、进料斗,3、锥轮,4、刀轮,5、电动机,6、出料管道,7、圆形刀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完整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莲子剥壳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快速莲子剥壳装置的俯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上述快速莲子剥壳装置,包括电动机、物料通道和至少一组剥壳组件,以及用于固定所述电动机、物料通道和剥壳组件的机架,以20组剥壳组件为例;
所述电动机提供所述物料通道和剥壳组件的动力;
所述物流通道为一物料进出所述剥壳组件通道;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所述物料通道包括拨杆、进料斗和出料管道,其中所述拨杆为一十字拨杆且位于所述进料斗之上,所述拨杆转动时将莲子扫入所述进料斗内再进入剥壳组件进行剥壳,所述进料斗与所述锥轮相连,所述出料管道与所述两个圆形刀片和刀轮的空隙处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瑞昌,未经刘瑞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04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记戒指
- 下一篇:海胆行为活力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