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震系统及具有该减震系统的强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471.9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6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华;蔡淳;栗秀花;倪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54 | 分类号: | E02D3/054;F16F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系统 具有 强夯机 | ||
1.一种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后支撑油缸、蓄能器、主油路、液压锁阀组和控制阀组;
所述后支撑油缸包括:具有内腔的缸体和可上下移动地设在所述内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内腔分隔成有杆腔和无杆腔;
所述蓄能器与所述无杆腔连通,用于吸收所述无杆腔内的压力脉动;
所述液压锁阀组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具有进口、出口和控制口;其中: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有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无杆腔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主油路连通;
所述控制阀组包括: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具有进油口、出油口和回油口;其中:
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相连,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一油路通道,并且所述第一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通过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流入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时打开所述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连接有第二油路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锁阀组还包括:
第一溢流阀,所述第一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无杆腔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无杆腔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油箱,所述第一溢流阀与所述油箱之间连接有溢流油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和所述第一溢流阀集成在一个阀体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所述第二电磁换向阀分别为二位四通电磁换向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二溢流阀,所述第二溢流阀的进口与所述第二油路通道连通,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油路通道内的液压油的油压。
7.一种强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臂架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减震系统,其中,所述主机包括:车架、可旋转地设在所述车架上的转台、以及与所述车架相连的行走系统;所述臂架的下端可枢转地设在所述转台上;所述减震系统中的后支撑油缸设置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撑油缸的缸体焊接在所述转台的后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支承,所述回转支承设在所述转台和所述车架之间,用于将所述转台可旋转地支承在所述车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强夯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检测开关,所述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后支撑油缸的油缸杆向上收起至预定位置后被触发以致动所述转台和行走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47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路堤椅式桩板墙结构
- 下一篇:挡砂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