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571.1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707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章吉;杨凡;薛龙;王宇;曹文俊;张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284 | 分类号: | E03C1/28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型存水弯 自动 注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属于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存水弯是在卫生器具内部或器具排水管段上设置的一种内有水封的配件。存水弯中会保持一定高度的水,可以将下水道内的空气隔绝,防止臭气进入室内。目前,我国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存水弯连接地漏,为地漏提供水封以隔绝下水道空气。
然而,由于日常蒸发导致水封干涸以及建筑物排水系统排水过程中的气压变化,经常导致存水弯水封破坏(正压突破、负压抽吸),而一般地漏中无法保证经常性的足量排水,因此,存水弯水封经常被破坏而又得不到补水,不能起到阻隔下水道不良气体进入室内的作用。这一现象就是建筑物中经常出现地漏有臭气的主要原因。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厂商研发了多种防臭地漏,从改进地漏构造的角度试图解决存水弯水封破坏的问题,例如,一些防臭地漏在地漏上加设防臭碗,以防止存水弯中水回渗到地面上;一些防臭地漏采用减小存水弯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蒸发表面积;甚至一些防臭地漏采用二层水封。以上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存水弯被破坏,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存水弯水封破坏而又得不到补水,导致建筑物中经常出现臭气的问题,结合国内水资源缺乏的基本国情,提供一种低碳节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的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水器具排水管、进水口、连接导管、注水口、注水对象存水弯,用水器具排水管上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与连接导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导管设于进水口的下面,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注水口连接,注水口设于注水对象存水弯上。
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导管包括斜导管,斜导管的一端与进水口连接,斜导管的另一端与水平导管的一端连接,水平导管的另一端与垂直导管的一端连接,垂直导管的另一端与埋地导管的一端连接,埋地导管的另一端与注水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斜导管的下降坡度至少为0.05。
优选地,所述埋地导管的下降坡度至少为0.01。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的最低点位置比用水器具排水管上排水管存水弯的最高水位高至少10mm。
优选地,所述注水口的最低点位置比注水对象存水弯的最高水位高至少20mm。
优选地,所述的进水口与注水口处均设有滤网。
本实用新型无需消耗自来水,低碳节水、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廉,可回收利用用水器具排出的废水,对地漏或使用频次较少的器具存水弯进行自动注水,可始终保持该存水弯拥有额定水量,有效防止水封的破坏,避免下水道臭气进入室内影响空气质量,从而解决了目前水封易被破坏的常见问题,具有极佳的应用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用水器具排水管,2为进水口,3为斜导管,4为水平导管,5为垂直导管,6为埋地导管,7为注水口,8为注水对象存水弯,9为排水管存水弯,10为用水器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由用水器具排水管1、进水口2、连接导管、注水口7、注水对象存水弯8组成,如图1所示,为一种节水型存水弯自动注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用水器具排水管1与用水器具10的底部连接,用水器具排水管1上开有进水口2,进水口2与连接导管的一端连接,且连接导管位于进水口2的下方,连接导管的另一端与注水口7连接,注水对象存水弯8上开有注水口7。
进水口2与注水口7处均安装有滤网,可避免连接导管堵塞。进水口2的最低点位置比用水器具排水管1上排水管存水弯9的最高水位高10mm,以保证排水管存水弯9的水封在为注水对象存水弯8补水的过程中不被破坏,注水口7的最低点位置比注水对象存水弯8的最高水位高20mm。
连接导管包括斜导管3、水平导管4、垂直导管5、埋地导管6,斜导管3的一端与进水口2连接,斜导管3的另一端与水平导管4的一端连接,水平导管4的另一端与垂直导管5的一端连接,垂直导管5的另一端与埋地导管6的一端连接,埋地导管6的另一端与注水口7连接。斜导管3的下降坡度为0.05,埋地导管6的下降坡度为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5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瓶口的电池盒
- 下一篇:整流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