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760.9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00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力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1/00 | 分类号: | H02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高速 交流 伺服 驱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与机械装置和动力设备的结合日益紧密,伺服驱动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产业机械自动化程度升级的浪潮,也为伺服驱动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大的助推作用。伺服驱动技术发展至今,已经开发出为数众多的专用或通用运动控制和电机驱动系统。但是在这些系统中,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和驱动功能通常都是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来完成,即运动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
这种控制和驱动功能分开且由一个运动控制器来控制多个伺服电机驱动器的结构具有以下不足之处:
1)、复杂的系统连接
驱动器和控制器分开的结构不但增加了运动控制系统连接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同时也增加系统的造价,系统的控制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2)、较差的系统可扩展性运动控制器或控制卡一般都有控制轴数的连接限制,所以系统控制轴数的可扩展性较差,给系统控制轴数的增加带来一定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实现了全数字高精高速控制的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包括控制板部分和驱动板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部分包括安装在PCB板上的控制芯片模块,控制芯片模块包括电流采样时钟电路、编码器模块、按键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驱动板部分包括安装在PCB板上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电流采样时钟电路、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电源模块、制动模块和伺服电机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板部分的电流采样时钟电路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电流采样时钟电路,控制板部分的电源模块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电源模块,控制板部分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电源底板部分包括外部电源和智能IPM功率模块;所述控制板部分电连接有电源底板部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电连接有若干控制端子和若干USB接口。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包括控制芯片DSP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LD。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按键显示模块电连接按键和显示屏。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基于电动机专用控制器DSP、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LD和智能IPM功率模块,采用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策略,采用SERCOSIII总线通信技术,保证了本实用新型是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高档数控系统以及其它自动化领域的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它的功率为40W-2000W,最高转速在9000RPM,主要应用于工业机器人,化工设备,医疗设备,制药设备,楼宇智能控制,机床,电梯等自动化控制领域。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全数字高精高速交流伺服驱动器,包括控制板部分和驱动板部分。所述控制板部分包括安装在PCB板上的控制芯片模块,控制芯片模块包括电流采样时钟电路、编码器模块、按键显示模块、通信模块、电源模块和脉冲宽度调制模块;所述驱动板部分包括安装在PCB板上的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电流采样时钟电路、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电源模块、制动模块和伺服电机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板部分的电流采样时钟电路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电流采样时钟电路,控制板部分的电源模块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电源模块,控制板部分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电连接驱动板部分的脉冲宽度调制模块。
所述电源底板部分包括外部电源和智能IPM功率模块。所述控制板部分电连接有电源底板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模块电连接有若干控制端子和若干USB接口。所述控制芯片模块包括控制芯片DSP和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CPLD。所述按键显示模块电连接按键和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力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力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