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1771.7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0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源海底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7 | 分类号: | A61J3/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26610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藻 植物 胶囊 脱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药用空心硬壳胶囊是一种特殊的药用辅料。它随药物制剂一起进入人体消化系统,为人体所吸收,所以其质量标准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药物成品的质量和安全。动物明胶以其广泛的原料来源,稳定的理化性质以及优秀的加工性能等天然优势,一直保持着空心胶囊主流囊材的地位。然而,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明胶空心胶囊潜在的诸多质量和安全性问题却日益显著。
为彻底解决明胶空心胶囊存在的诸多问题,近年来新的植物源囊材如海藻基植物空心胶囊已经问世。海藻基植物空心胶囊彻底摒弃了明胶原料的使用,从根本上杜绝了明胶空心胶囊所固有诸多质量和安全性问题。
现有技术中,对胶囊胚的脱模多是以专用设备逐列或逐行进行的,其效率仍有很大的提高余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弊端,提供一种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用于对制备的胶囊成品进行脱模,所述胶囊成品形成于胶囊模具上,包括容置胶囊模具的冷却脱模室,所述冷却脱模室设置有冷媒出口,所述冷媒出口朝向胶囊模具的根部释放冷媒;
还包括设置于冷却脱模室的敲击震动棒,所述敲击震动棒间歇性敲击胶囊模具的根部;
在所述冷却脱模室底部还设置有收纳胶囊成品的收纳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中,通过设置具有冷媒出口的冷却脱模室,使得当胶囊模具置于冷却脱模室时,该冷媒出口朝向胶囊模具的根部释放冷媒,从而令胶囊模具因为骤然冷却而与其上形成的胶囊成品的内壁之间产生空隙,此时,再以敲击震动棒敲击胶囊模具的根部,即会令胶囊成品自胶囊模具上落下,实现胶囊胚脱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可大大提高胶囊胚的脱模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用于对制备的胶囊成品3进行脱模,所述胶囊成品3形成于胶囊模具2上。所述脱模装置包括容置胶囊模具2的冷却脱模室1,所述冷却脱模室1设置有冷媒出口4,所述冷媒出口4朝向胶囊模具2的根部释放冷媒。
所述冷却脱模室1的目的在于营造低温环境,使置于该冷却脱模室1内的胶囊模具2和胶囊成品3产生不同幅度的收缩,并进而在二者之间形成间隙。因此,该冷却脱模室1的形状并无严格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冷媒出口4的数量可为多个,具体数量可根据胶囊模具2大小和冷却脱模室1的容积而定。
本实用新型中,还包括设置于冷却脱模室1的敲击震动棒5,所述敲击震动棒5间歇性敲击胶囊模具2的根部。根据前述,由于冷却脱模室1的低温环境,造成胶囊成品3与胶囊模具2之间形成空隙,此时,以敲击震动棒5敲击胶囊模具2的根部,会导致胶囊成品3的附着力下降,从而自胶囊模具2上脱落。所述脱落的胶囊成品由设置在冷却脱模室1底部的收纳盘6进行收纳。
所述敲击震动棒5可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实现往复运动,从而完成敲击动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中,通过设置具有冷媒出口的冷却脱模室,使得当胶囊模具置于冷却脱模室时,该冷媒出口朝向胶囊模具的根部释放冷媒,从而令胶囊模具因为骤然冷却而与其上形成的胶囊成品的内壁之间产生空隙,此时,再以敲击震动棒敲击胶囊模具的根部,即会令胶囊成品自胶囊模具上落下,实现胶囊胚脱模。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海藻基植物胶囊胚脱模装置可大大提高胶囊胚的脱模效率。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源海底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源海底海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1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风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医用保健型耳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