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213.4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4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红梅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姚德昌 |
地址: | 2712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手臂 部位 骨折 夹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板,尤其是一种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
背景技术
当出现骨折时,为了促使骨折部位伤愈,需要在骨折部位上使用夹板,因此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是一种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有的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中,都是使用两块板通过绑带直接夹在骨折部位上,由于使用绑带,固紧力不大,不利用骨折部位结合伤愈,同时,骨折部位往往出现肿胀,使骨折病人疼痛,现有只是在两块板上放冷却剂,消肿胀的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因此有利于骨折部位的伤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具用向外延伸的耳部的外夹板、具用向外延伸的耳部的内夹板、设置在外夹板和内夹板的耳部上的夹紧装置。
使外夹板和内夹板放到腿手臂部位骨折上,通过夹紧装置把外夹板和内夹板固定在一起,由于设计了外夹板、内夹板和夹紧装置,通过耳部上的夹紧装置直接把夹紧力作用在外夹板和内夹板上,夹紧力大,不再使用绑带产生的具有弹性的夹紧力,因此有利于骨折部位的伤愈。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夹紧装置设置为包含有固定杆、档块和固定螺杆螺母,在外夹板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耳部,在外夹板的外耳部的根部内侧设置有滑动槽,在内夹板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内耳部,在内夹板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继续延伸的定位部,在外夹板的外耳部上设置有固定杆,在内夹板的内耳部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杆设置在内夹板的固定孔中,档块设置为与内夹板的定位部接触式联接,档块设置为通过固定螺杆螺母与外夹板联接,固定螺杆螺母设置在外夹板的滑动槽中。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档块与内夹板的定位部的接触面设置为燕尾槽式接触面。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外夹板和内夹板上分别沿其周侧面设置有冷却腔体和注入孔,注入孔设置为与冷却腔体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外夹板1、内夹板2、固定杆3、档块4和固定螺杆螺母5,在外夹板1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外耳部14,在外夹板1的外耳部24的根部内侧设置有滑动槽13,在内夹板2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内耳部24,在内夹板2的外端面部位上设置有继续延伸的定位部23,在外夹板1的外耳部24上设置有固定杆3,在内夹板2的内耳部24上设置有固定孔,固定杆3设置在内夹板2的固定孔中,档块4设置为与内夹板2的定位部23接触式联接,档块4设置为通过固定螺杆螺母5与外夹板1联接,固定螺杆螺母5设置在外夹板1的滑动槽13中。
在本实施例中,档块4与内夹板2的定位部23的接触面设置为燕尾槽式接触面。
在本实施例中,在外夹板1和内夹板2上分别沿其周侧面设置有冷却腔体11和注入孔12,注入孔12设置为与冷却腔体11连通。
根据腿手臂部位的大小,把档块4在外夹板1上的位置固定好,使外夹板1和内夹板2放到腿手臂部位骨折上,通过固定杆3上的螺母把外夹板1和内夹板2固定在一起,当腿手臂部位骨折出现肿胀时,通过注入孔12把冷却剂注入到冷却腔体11中,对腿手臂部位骨折进行冷却。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外夹板1、内夹板2和夹紧装置,通过耳部上的夹紧装置直接把夹紧力作用在外夹板1和内夹板2上,夹紧力大,不再使用绑带产生的具有弹性的夹紧力,因此有利于骨折部位的伤愈。
2、由于设计了外夹板1和内夹板2,冷却效果好,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3、由于设计了档块4和固定螺杆螺母5,避免了在耳部上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骨折部位上,产生第二次伤害,具有缓冲作用。
在用于腿手臂部位骨折的夹板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具用向外延伸的耳部的外夹板1、具用向外延伸的耳部的内夹板2、设置在外夹板1和内夹板2的耳部上的夹紧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红梅,未经张红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2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