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605.0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有林;付建国;郭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有林 |
主分类号: | F16H7/18 | 分类号: | F16H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王晓丽 |
地址: | 45498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导向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油机用结构简单的滚筒,专用于抽油机导向轮滚筒。
背景技术
抽油机一般采用传动带将电机动力传递至光杆,而传动带需要滚筒进行固定、调整,这时滚筒需要承受传送带的压力,由于在抽油机工作的时候,传送带需要提供很大的拉力,滚筒也就需要承受很大的压力,传统的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一般在滚筒内部焊接许多加强筋,来使滚筒能够承受很大的压力。由于需要焊接许多加强筋,在安装的时候就需要先焊接好加强筋,然后安装两端的盖体,以及轴和轴承,这样的滚筒结构复杂,不但增加滚筒的成本,还使滚筒安装程序复杂,从而影响整个机器制造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结构复杂,成本高,安装程序复杂,制造效率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简单,制造效率高的滚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包括筒体和端盖,端盖外围设置有筒体台阶,筒体固定在筒体台阶上,且端盖包括大端盖和小端盖,小端盖位于大端盖外侧,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的安装孔;大端盖与小端盖通过定位销固定在一起;筒体为一体铸造筒体。
进一步,限制大端盖为分体式端盖,包括外筒体盖和内轴承盖,内轴承盖的外围设置盖体台阶,外筒体盖卡在盖体台阶上,小端盖与内轴承盖通过定位销固定在一起。
再进一步,限制小端盖、外筒体盖和内轴承盖均为一体铸造体。
进一步,限制小端盖上设置有油杯。
进一步,限制筒体通过焊接固定在筒体台阶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厚筒体壁的厚度,来增加筒体承受的压力,筒体和端盖的各部件在制造的时候是分别直接一体铸造,然后将筒体和端盖进行组装,不需要焊接加强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简单,制造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一种抽油机用导向轮滚筒,包括筒体1和端盖2,端盖2外围设置有筒体台阶5,筒体1固定在筒体台阶5上,且端盖2包括大端盖21和小端盖22,小端盖22位于大端盖21外侧,两者之间设置有轴承4的安装孔;大端盖21与小端盖22通过定位销3固定在一起;筒体1为一体铸造筒体。
作为优化的实施方式,上述大端盖21为分体式端盖,包括外筒体盖211和内轴承盖212,内轴承盖212的外围设置盖体台阶6,外筒体盖211卡在盖体台阶6上,此时,小端盖22与内轴承盖212通过定位销3固定在一起。
作为优化的实施方式,上述小端盖22、外筒体盖211和内轴承盖212均为一体铸造体。
作为优化的实施方式,上述小端盖22上设置有油杯7。油杯7用于给轴承4添加润滑油
作为优化的实施方式,上述所述筒体1通过焊接固定在筒体台阶5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厚筒体壁的厚度,来增加筒体承受的压力,在制造的时候直接铸造出筒体1、小端盖22、外筒体盖211和内轴承盖212,然后将筒体1和外筒体盖211通过焊接组装在一起,其次,安装内轴承盖212、导向轮轴8和轴承4,最后将小端盖22与内轴承盖212通过定位销3固定在一起,不需要焊接加强筋,这样简化了滚筒的安装程序。
本实用新型专用于抽油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有林,未经刘有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6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