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607.X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3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徐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6/00 | 分类号: | B21C26/00;B21C25/0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挤压 截面 扩展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连续挤压技术在铜加工中的研究和应用始于上世纪90年代,通过技术攻关,成功的实现了铜扁线、铜母线、铜板带等产业化生产,并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对于大规格铜棒Ф60mm~Ф120mm,扩展比大、截面大,采用连续挤压技术难于完全充满成形,容易产生裂纹、缺料、粗晶环等缺陷,通过优化模角和增加挤压行程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解决了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成形中出现的流动速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包括腔体,所述的腔体包括腔体面板和盖板,且所述的腔体面板与盖板固连,并在其连接处内形成一扩展腔;所述的扩展腔内依次安装有垫片和模具。
所述的垫片为多级扩展垫片。
所述的垫片优选为3级扩展垫片;所述的垫片依次为第一垫片、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所述的第一垫片为喇叭状垫片,且第一垫片喇叭的大口径通过第二垫片与第三垫片相连;所述的第三垫片与模具相连;所述的第一垫片喇叭的小口径与腔体面板的进料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采用独特的多级扩展变形的模腔和模具设计方案,增加了挤压通道,解决了大扩展比连续挤压成形中出现的流动速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大规格铜棒Ф60mm~Ф120mm,扩展比大、截面大,采用连续挤压技术难于完全充满成形,容易产生裂纹、缺料、粗晶环等缺陷,通过优化模角和增加挤压行程加以解决。采用多级扩展变形的模腔和模具设计,大幅度提高铜棒的截面积,解决了大扩展比和大截面挤出工艺难题,可生产规格为Ф120mm铜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结构的竖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近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由图1可知,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包括腔体,所述的腔体包括腔体面板8和盖板5,且所述的腔体面板8与盖板5固连,并在其连接处内形成一扩展腔2;所述的扩展腔2内依次安装有垫片和模具4。所述的垫片为喇叭状3级扩展垫片;所述的垫片依次为第一垫片3、第二垫片6和第三垫片7;所述的第一垫片3为喇叭状垫片,且第一垫片3喇叭的大口径通过第二垫片6与第三垫片7相连;所述的第三垫片7与模具4相连;所述的第一垫片3喇叭的小口径与腔体面板8的进料口1相连。
如图1所示,经挤压后的铜胚料被挤压进入进料口41,在压力作用下,穿过第一垫片3、第二垫片6和第三垫片7,再被挤压进入模具,通过垫片增加了挤压通道,铜胚料可完全充满成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挤压大截面铜棒的扩展成型装置,采用独特的多级扩展变形的模腔和模具设计方案,增加了挤压通道,解决了大扩展比连续挤压成形中出现的流动速度不均匀的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模具的使用寿命。对于大规格铜棒Ф60mm~Ф120mm,扩展比大、截面大,采用连续挤压技术难于完全充满成形,容易产生裂纹、缺料、粗晶环等缺陷,通过优化模角和增加挤压行程加以解决。采用多级扩展变形的模腔和模具设计,大幅度提高铜棒的截面积,解决了大扩展比和大截面挤出工艺难题,可生产规格为Ф120mm铜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力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