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型背光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3987.7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8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峰;徐浩;许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2;F21V5/08;F21V5/04;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闸***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型 背光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是被动发光显示器件,需要提供背光源才能工作。目前,大多数液晶显示屏采用侧入式或直下式LED灯珠发光。如图1所示,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导光板1的正面依照光线走向顺次层叠设置有下扩散膜2、下增光片3、上增光片4和上扩散膜5,导光板1的背面还设置有反射片6,光源设置在导光板1的侧边,光源发射出来的光线通过导光板1将线光源转换为面光源,已达到亮度和均匀度的要求;为了确保特定视角范围内的亮度,下增光片3和上增光片4中至少有一片的出光面上设置了紧密排列的微三棱柱形结构使发出的光线产生聚集效果。现在这类背光模组在厚度方向上总共具有6层光学薄膜,其中扩散膜为了将发光光源扩散,提高均匀度和色度稳定,还需要在表面设置光学散光颗粒层,所以造成背光模组的厚度很难降低,不利于现在轻薄化的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薄型背光模组,通过在增亮膜的基础上设置均布的微气孔,使得增亮膜能同时具有扩散的功能,取消了现有的扩散膜,大大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有利于目前液晶行业的轻薄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超薄型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反射片、第一增亮扩散膜和第二增亮扩散膜,所述导光板的正面按照光路走向层叠设置第一增亮扩散膜和第二增亮扩散膜,所述反射片设置在导光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增亮扩散膜和第二增亮扩散膜内都均布有微气孔,第一增亮扩散膜的出光面上紧密排列有微三棱柱,第二增亮扩散膜的出光面上均布有微透镜结构。
所述的微气孔的孔径为0.01~5μm,相邻两个微气孔之间的间距为1~20μm。
所述的微三棱柱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第一增亮扩散膜的出光面相连,相邻两个微三棱柱紧贴并排设置。
所述微透镜结构包括底座和半球顶,所述的底座为圆柱体,底座底部固定在第二增亮扩散膜的出光面上,所述半球顶固定在底座的顶部。
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与半球顶的球面光滑过渡。
所述的微透镜结构的高度为5~30μm,所述的相邻两个微透镜结构的中心距为10μm~100μm。
本实用新型超薄型背光模组通过在增亮膜的基础上设置均布的微气孔,并在出光的增亮膜上设置了微透镜结构,使得增亮膜能同时具有扩散的功能,取消了现有的扩散膜,大大减小了背光模组的厚度,有利于目前液晶行业的轻薄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超薄型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微透镜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导光板、2下扩散膜、3下增光片、5上增光片、5上扩散膜、6反射片、7第一增亮扩散膜、8第二增亮扩散膜、9微气孔、10微三棱柱、11微透镜结构、12底座、13半球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表述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2所述,一种超薄型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1、反射片6、第一增亮扩散膜7和第二增亮扩散膜8,所述导光板1的正面按照光路走向层叠设置第一增亮扩散膜7和第二增亮扩散膜8,所述反射片6设置在导光板1的背面;所述第一增亮扩散膜7和第二增亮扩散膜8内都均布有微气孔9,第一增亮扩散膜3的出光面上紧密排列有微三棱柱10,第二增亮扩散膜8的出光面上均布有微透镜结构11。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微气孔9的孔径为0.01~5μm,相邻两个微气孔9之间的间距为1~20μm;微气孔4孔径太小的话加工难度很大,会造成产品成本很高,而孔径太大,密度不够,又无法顺利实现扩散膜的功能,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微气孔4的孔径为1μm,相邻两个微气孔4球心之间的间距为5μ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微三棱柱10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第一增亮扩散膜7的出光面相连,相邻两个微三棱柱10紧贴并排设置。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以进一步描述为,所述微透镜结构11包括底座12和半球顶13,所述的底座12为圆柱体,底座12底部固定在第二增亮扩散膜8的出光面上,所述半球顶13固定在底座12的顶部。为了确保薄膜的透光性和光学扩散效果,所述底座12的外表面与半球顶13的球面光滑过渡,所述的微透镜结构11的高度为5~30μm,所述的相邻两个微透镜结构11的中心距为10μm~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旗电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39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可旋转路灯
- 下一篇:一种可调色温的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