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4409.5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马东阁;刘一鹏;张智强;代岩峰;赵方超;闫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19/00;F21V23/04;F21V21/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2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角形 定向 光源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属于半导体照明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首先是自发光,不需要背光,因此可视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电压需求低且省电效率高,同时重量轻、厚度薄。
目前,以OLED灯片为光源的灯具样式比较单一,仅起到了替代原有光源的作用,新颖样式很少,用户体验感不强。因此,设计出能根据用户需求光线高度、强度及角度,可以任意选择的灯具,能满足多人同时对不同光强不同用光高度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满足多人同时对不同光强不同用光高度的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由OLED为面光源,发光效率高、亮度高、稳定性高且亮度可自动调节,可实现特定角度和高度照明,表面无外露紧固件,结构简单易于维修的灯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包括:OLED面光源、光源垫板、光源安装三角架、定位法兰、主支撑杆、灯底座和电路控制部件;OLED面光源和光源垫板依次设置在光源安装三角架上,光源安装三角架通过定位法兰固定在主支撑杆上,主支撑杆设置在灯底座上,电路控制部件设置在灯底座内部。
OLED面光源具有二十四片OLED光源片,光源垫板大小与OLED光源片大小相同;光源安装三角架具有八个,每个光源安装三角架的三个面上具有台阶状孔;OLED光源片设置在台阶状孔内,光源垫板顶紧OLED光源片。
主支撑杆具有八层,每层有三个焊接的外接圆柱用来与定位法兰嵌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该灯具整体外型为三角形叠加,可实现特定角度和高度的照明,可避免眩光的产生,实现三面定向的光线传播。第二,通过电路控制部件实现电源电压在6-8伏内的调节,进而调节光源电流变化,来实现光源的亮度可调,红外遥控调节方便。第三,三角支架的结构,通过精确的设计实现由内向外支撑固定,避免了外露紧固件的使用,简便了安装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每层光源安装三角架、光源垫板和OLED光源片的连接关系图。
图中:1、OLED光源,2、光源垫板,3、光源安装三角架,4、定位法兰,5、主支撑杆,6、灯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三角形定向面光源灯具,包括:OLED面光源1、光源垫板2、光源安装三角架3、定位法兰4、主支撑杆5、灯底座6和电路控制部件。OLED面光源1设置在光源垫板2上,光源垫板2设置在光源安装三角架3上,光源安装三角架3通过定位法兰4固定在主支撑杆5上,主支撑杆5设置在灯底座6上,电路控制部件设置在灯底座6内部。
OLED面光源1具有二十四片大小相同的长方形OLED光源片。光源垫板2有二十四块,大小与OLED光源片大小相同。定位法兰4具有二十四个。光源安装三角架3具有八个,材料为工程塑料,每个光源安装三角架3的三个面上有三个长方形的台阶状方孔。
如图2所示,将三片OLED光源片分别镶嵌在光源安装三角架3的三面台阶状方孔内,再将光源垫板2也分别镶嵌在光源安装三角架3的台阶状方孔内从后部顶紧OLED光源片。每块光源垫板2上有三个螺纹孔,与定位法兰4上的三个孔螺纹连接。
主支撑杆5上有八层,每层有三个焊接的外接圆柱用来与定位法兰4嵌套,调整连接法兰4在外接圆柱上嵌套位置,将三个光源垫板2顶紧OLED光源片,三个方向从内向外撑住安装三角架3,再将连接法兰4侧面的螺丝拧紧形成固定。如此反复安装每层,完成八个光源安装三角架3的安装。
灯底座6上圆面正中心是一个尺寸与柱支撑杆5尺寸相同的螺纹孔,将主支撑杆5与灯底座6旋转装配。
电路控制部件设置在灯底座6内部。电路控制部件是由交流变压器、红外控制单元及电路板组成,先将220伏交流电源转换成10伏的直流电源,通过红外控制单元接收指令,驱动电路来控制调节电流,实现电源电压在6-8伏内的调节,达到对光源亮度变化及开关的遥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44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 下一篇:背光筒灯